您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艺术品收藏网>>展览>>关山月和他的时代——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展>>展出作品

傅抱石


点击查看大图
作      者:
尺      寸:
编      号: 0025
作品介绍: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拥有天纵之才的画家和著述丰厚的美术史家。他对于中国画现代化进程的意义在于,他既坚持了传统文人画的核心价值理念,并将其转化为中国画的民族性加以发挥,同时又积极吸收借鉴、融合东洋绘画的技法特点,从而为传统中国画注入现代活力。


傅抱石,初名长生,又名瑞麟,自号抱石斋主人,1904年生于江西南昌一个贫困的修伞匠家庭,原籍江西新喻。因家境贫寒,只能到私塾附读,11岁时便辍学,到陶瓷店当学徒,但因天资聪颖,矢志向学,于工余之时,自学书画、篆刻,后得乡邻资助,考入江西省第一师范附小。以优秀成绩,又升入第一师范艺术科学习,开始美术创作活动和史论研究工作。22岁时便已完成其平生第一部美术史著作《国画源流述概》。1926年,师范毕业并留校任教,不久,又写成《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一书。这些著作,可以看到傅氏希望从中国古代画学典籍中清理出中国画发展的独特“轨道”和“系统”而做出的努力。


1933年,傅抱石在徐悲鸿的力荐下,取得政府资助,赴日本帝国美术学校研究部留学,师从著名学者金原省吾(1888-1958)攻研东方美术史,并兼习日本画、工艺美术及雕刻。留日期间,由于多学科的交叉,傅抱石不仅接触到了东西方美术史论和现代艺术理论,还学习到了日本画和西洋绘画的技法,大大的拓宽了他的视野,也提高了他的理论深度。不仅如此,他还在日本东京银座松坂屋举办了一次成功的个展,并得到了当时著名画家横山大观的高度评价。
1935年,傅抱石学成归国,到徐悲鸿主持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艺术史。抗战期间,他又应郭沫若之邀,出任政治部第三厅秘书,往来于湖南、广西一带从事文宣工作,后随郭沫若一同退出第三厅,回到当时西迁四川重庆的中央大学任教,直至抗战胜利一年后的1946年才随校复员,重回南京。在四川的几年,被称为傅氏的“金刚坡时期”(1939-1946),是他学术及画艺的成熟阶段。充分体现傅氏艺术个性语言的散锋笔法——“抱石皴”也是这一时期的创造,被认为是立足于中国画传统本质精神而又新意盎然的艺术开拓,成为传统向现代转化的一个成功典型。[林木《傅抱石评传》,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第70页。]1942年,傅抱石的“壬午重庆展”更是标志着他由一个美术史家向画家的身份转折。[同上,第47页。]巍峨高耸的山峰,疾速灵动的笔触,泼墨与淡彩交错形成的复杂肌理构成神秘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是他笔下自然山水的典型风格;而古意盎然,飘逸高古的历史人物在一定程度上,透露了画家在抗战现实语境下强烈民族主义情怀和历史情结。


1950年以后,傅抱石为适应新时代反映现实社会的政治需要,调整自己既有的观念和手法,以毛泽东诗意和革命圣地题材,成为了傅氏晚年重要的创作主题。1959年,他受命与关山月合作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以毛泽东诗意为题的巨作《江山如此多娇》,作为特定政治环境中获得成功的创作题材,启发了后来许多山水画家的创作思路。与此同时,由于新中国对写实主义的提倡,画家被要求到各地写生,体验生活。1957年,傅抱石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访问罗马尼亚、捷克;1960年9月,他又率江苏省国画工作团进行了一次历时三个多月,行程二万三千余里的旅行写生;1961年,与关山月同赴东北旅行写生。这系列的写生活动,在一定程度促成了傅氏晚年艺术风格的调整,但不是根本性的,而是一种现实的自我适应,在他私人领域的创作中,依旧延续着他重庆时期的风格,坚持传统中国画的核心理念,结合个人对中国画史的研究和日本画的经验,融会贯通。1965年9月29日,傅抱石因突发脑溢血与世长辞,享年62岁。这位才华横溢且学养深厚的中国画巨匠的过早离去,无疑成了中国画现代进程的遗憾,但傅抱石的独特创造,也足以奠定其在现代中国画史上的重要位置。(庄程恒撰)

参考文献:
1.叶宗镐选编《傅抱石美术文集》,江苏文艺出版社,1986年。
2.李铸晋、万青力《中国现代绘画史》(第二卷),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3.黄戈《踪迹大化·其命唯新:傅抱石绘画思想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林木《傅抱石评传》,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