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无心插柳文化破冰 时隔60年两岸故宫再聚首
来源:东方早报 吴玉蓉 2009-02-16 09:33:1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image

 

台北“故宫”藏毛公鼎

image

 

台北“故宫”藏    宋代婴儿枕


    台北将向北京借藏品

    北京故宫拥有各类藏品130余万件,台北“故宫”有65万余件。

    据了解,去年台北“故宫”策划在今年10月举行专题展览,考虑到展览场地等因素,决定向北京借展17件文物。这一要求向故宫博物院提出后,很快得到了正面、积极的回应。

    北京故宫博物院已同意借展17件珍藏文物给台北“故宫”举办的雍正展,这意味着故宫文物分离60年后将在台北重聚。

    郑欣淼表示,当前,北京故宫与香港中华书局合作正在编写约10卷、2500万字的《故宫百科全书》,但是尚没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的内容。没有这部分,“全书”就不算全。两岸故宫交流合作,不只是办展览,共同进行故宫学研究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昨天下午,在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的交流会谈结束之后,原本有一场记者招待会,但记者会被通知取消。早报记者欲向北京故宫博物院核实是否台北“故宫”欲借17件藏品时,未得到北京故宫的回答。

    对于此行是否会与北京故宫签署文物免扣押协议,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此前回答说:“这个我们不谈”、“目前还没谈到那个程度”。

    周功鑫表示,希望借由这次的造访与北京故宫建立深度的合作机制。她认为,“两岸故宫的合作对两岸人民是很好的事,人民也受惠最多。”

    两岸故宫原本就是一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孙升亮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两岸民众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有机会看到一个完整的故宫。

    “以前两岸大多还是进行经贸交流,少有文化交流。”孙升亮说,把文化交流回归其本来意义,是非常明智的。他认为,两岸看待文化交流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着高度的共识。

    孙升亮说,“两岸故宫”原本就是一家,两岸开展文化交流对于两岸弘扬中华文化大有益处。现在是北京故宫藏品走向台湾,有一天台北“故宫”藏品也会走向大陆。

    两个故宫借机走到一起,广泛开展合作,既是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也可以让两岸的人民大饱眼福。

    他说:“对于大陆民众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有机会可以看到完整的故宫。对于台湾民众,将有机会与北京故宫对接,同样看到一个完整的故宫。”

    ◎  链接

    中国之美,尽在故宫

    几年前辞世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曾说:“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

    故宫是中国历史上明清两代24个皇帝居住的皇宫。这里也珍藏着数以百万计的珍贵文物。1925年,当清朝最后的皇帝溥仪被赶出皇宫后,这里更名为故宫博物院,成为向世人展示文物的地方。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躲避日本侵略的战火,故宫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贵文物迁出,几经辗转后迁往台湾。为了保存和展示从北京故宫博物院迁台的文物,1965年,在台北建造了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它收藏的文物珍品90%以上来源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两岸故宫”收藏的文物价值不相上下。现存台北“故宫”的文物自从1948年迁台后,大陆民众就很少有人见到过。“两岸故宫”的珍藏不是简简单单的文物,其中还蕴藏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文化、艺术和哲学。(东方早报 吴玉蓉)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