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三希帖"何时聚首 两岸故宫交流让中华文化延续
来源:人民日报 木鸣 2009-02-18 09:39:3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王献之的《中秋帖》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珣《伯远帖》

 

    上个周末,两岸故宫博物院院长的短暂会晤,吸引了海峡两岸乃至全球文化界的目光。不仅因为这是两岸故宫高层60年来首次正式会面,还因为被历史分成的“一宫两院”,将用什么方式互动,触动了很多人的敏感神经。

    两岸故宫博物院的正式交流,让大家期待太久了。民间所说“北京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不尽准确,却道出了故宫一分为二后各有缺憾的现实。以“三希帖”为例,清乾隆皇帝收藏在故宫“三希堂”中的三幅书法珍品,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保存在台北故宫,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在北京故宫。“三希帖”何时可以同堂展?海峡两岸文化界期待久矣。

    两岸交流已有20余年,台北故宫与大陆其他博物院有过交流与合作,却和北京故宫没有正式往来。即使在纪念故宫成立80周年时,两岸故宫也各自举办庆祝活动。原因无他,在“去中国化”当道的时期,珍藏着中华文明瑰宝的台北故宫,被某些“台独”分子批评“太中国”。如台湾媒体所说,故宫的存在,等于一再提醒台湾是中国文明的一部分,使“台独”基本教义派狼狈。当时的台湾执政者不愿意台北故宫与北京故宫有任何瓜葛。

    两岸故宫珍藏着同一来源的文物,注定彼此不可分割,双方接触是迟早之事。去年两岸关系出现转机,两岸故宫的交往已顺理成章。但是,身陷两岸60年的纠葛,故宫文物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包袱。故宫名称、文物归属等,都成敏感话题。其实,对于这些历史谜题,何必现在就急于找到最终答案?当下,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通过两岸故宫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让祖先遗珍得到更好的保存,后代子孙能够尽享其美,中华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

    此次两岸故宫达成数项共识,包括副院长联系制度、年轻人员定期互访、刊物互赠等,北京故宫还允诺将借给台北故宫29件文物,参加即将举办的“雍正大展”。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预期两岸故宫依此循序渐进地开展交流与合作,“三希帖”等两岸故宫文物都将聚首有日。届时,诚如一位网友所说“祖先有灵,必将露出欣慰笑容”。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