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大师遗产怎保存? 大量李可染画作不翼而飞?(图)
来源:东方早报 徐佳和 2009-03-11 09:37:4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李可染作品

 

    艺术大师身后的艺术遗产到底该如何保管?怎样实现这些文化遗产与社会公众的对接?近日,在国画大师李可染逝世20周年之际,围绕李可染留下的遗产问题再起纷争——李可染前妻所生的子女日前诉诸法庭,称李可染遗孀邹佩珠保管的李可染绘画作品应为500余幅,而不是邹佩珠所说的200多幅,要求二审法院查明李可染遗作的下落。

    李可染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学界和收藏界一般认为其存世作品在3000幅左右,市场上流通也并不多。然而,李可染先生作品的保管者邹佩珠女士表示,其认定并保管的绘画作品仅200余幅。

    李可染于1989年突然病故,留下大量的精品和藏品。为保护一代大家作品的完整性,1991年,李可染的原配苏娥的四位子女和遗孀邹佩珠及其三位子女一致协商同意,将所有作品暂时交由邹佩珠保管,保管期为五年。

    李可染长孙女、也是原告之一的李冬梅告诉早报记者,这些年来,李可染作品大都长期处于半封闭保存状态,大量的精品没有展示出来,反复展出的只是极少量代表作。

    几年前,李可染子女发现其父亲作品在没有通知全体继承人、未经继承人允许的情况下,经常出现在拍卖行中或被赠送他人。李可染的作品保管情况长期不向共有人通报,由共有人提供作品成立的李可染基金会存在账目不清、暗箱操作等问题。李可染子女希望对其父亲的遗产进行再次清点,就遗产的保管问题再次共同商议,均遭到现保管人邹佩珠的拒绝。多次协商未果后,几位子女遂将邹女士告上法庭。


    李冬梅认为,作为一代艺术大师的遗孀和遗产保管人,邹佩珠女士本应认真履行保管的义务和职责,尽全力保存李可染的艺术作品。但他们逐渐发现,经她保管的大量李可染作品不翼而飞。据悉,早在1989年末和1992年,在邹佩珠和李小可的主持下,对李可染的部分作品进行了清点,两次清点所有继承人都在场,并进行了现场登记,且留有清册,人手一册,其中1989年清点时共500余幅,而1992年清点时约有400多幅,比第一次清点时少了数十幅,但李可染子女当时并未追究,而到今天,由于邹佩珠表示保管的全部作品只有200多幅,比之第一次清点,已经大幅缩水60%。

    邹佩珠坚持认定其保管的李可染的绘画作品目前仅200余幅,一审法院在审理后目前支持邹佩珠的认定。李可染的几位子女日前决定,将提出二审要求,法院不日开庭审理。

    李可染作品近几年拍卖价格一路飙升,去年《万山红叶》拍出4000多万元,一般正常尺幅的作品也高达400万元。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