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评论
兽首事件揭“中国式诚信”之尴尬
来源:扬子晚报 2009-03-18 10:23:58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轰动了好一阵子的“兽首事件”让蔡铭超饱受争议。显然是受到了这种舆论的影响,蔡铭超近日在接受杨澜专访时表示:好像突然间有种很猥琐的感觉,包括见到北京的一些同行,感觉自己好像做小偷一样,心里很不舒服。

  如果说,国人当初围绕兽首拍卖“上纲上线”,赋予兽首太多民族尊严的意义,这种过度反应有失偏颇并非理性的话,那么现在,舆论揪住蔡铭超不放,并将其上升到“影响中国人诚信形象”的高度,性质并无不同。抛开“兽首事件”所有的复杂背景,单就蔡铭超的行为本身看,确实是失信,但也确实只是他的个人行为。一个个人行为就能动摇一些人心里整体“国民诚信形象”的根基,这种现象很值得做一些文化学的思考。

  翻开5000年文明史,从“曾子杀猪教子”到“季布一诺千金”,一个个诚信美谈证明了这一点。但中国人的诚信,更多的是靠道德的约束来实现的: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及外界的道德环境和压力,这在费孝通先生关于封建“乡村社会”的特点中已有论述。这样的“诚信形象”,由于是靠社会的个体诚信来树立并维系的,任何一个个体的言行都会对整体形象产生很大的影响,整体社会的诚信就容易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

  现代社会的诚信,则更注重运用制度约束来实现,个体失信并不会对社会整体诚信构成太大影响,制度不完善或不被遵守,才是人们最担心的诚信问题。比如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立最完善的美国,它包括严密的个人信用档案登记制度、规范的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健全的信用法律体系等,这就是为什么即便看到麦道夫诈骗500亿美元,美国人也不担心“国家诚信形象”受损,因为诈骗只是麦道夫个人失信,国家的信用体系仍处于正常状态并不断被完善。

  过于倚赖道德约束的“中国式诚信”显然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建立理性的信用制度约束势在必行。虽然,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信用制度领域的探索,2003年,国务院甚至还提出5年内基本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目标,但回过头来看,这一领域的建设一直是蜗牛速度,并多次“食言”,实在难以令人满意。“兽首事件”再次表明,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摆脱“中国式诚信”的羁绊,构筑科学理性的现代信用体系仍任重而道远。 (河南 郭 兵)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