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鉴定专家李久芳:不甘落后的玉器杂项鉴赏家(图)
来源:人民网 陈裕亮 陈燕芬 2009-03-26 10:21:06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李久芳编写的著作

 

    “我在故宫呆了四十多年,一直搞杂项陈列工作。”

    “没有专门培养,靠自己摸索。”

    “那时我们工作都不甘落后,想尽办法增加知识。”

    …….

    现年79岁的李久芳先生,虽然行动有些不便,但是精神矍铄、身体康健、气色红润。一进门,李先生便跟笔者聊开,他几句话便把自己的鉴赏人生高度概括,令笔者心悦诚服。

    李久芳,杂项玉器鉴定专家,1930年生于河北抚宁。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研究会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曾主编《故宫博物院藏元明清雕漆》、《全国出土文物珍品选》、《中国玉器全集清代卷》、《金属胎珐琅卷》、《竹木牙角雕刻卷》、《清代鼻烟壶卷》。他在杂项和玉器鉴赏方面颇为了得,堪称是一位大鉴赏家,让我们一起分享李久芳先生的鉴赏人生。

    初来故宫,与玉结缘

    1952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立即限期发动群众开展“三反”斗争的指示》,要求各单位立即按限期发动群众开展斗争,将“三反”运动推进高潮,故宫也由此陷于旋涡中,当时甚至有谣言称要火烧故宫。作为保护故宫周围安全的警卫队成员,21岁的李久芳同杨臣彬、李辉炳等一批人由部队调往故宫。一年多以后,李先生又被调往故宫工艺组陈列部,从此,便朝夕与陈列工作为伍,四十多年如一日。

    “陈列工作牵涉到文物的方方面面,各种东西都有,所以各方面内容接触得比较多。”李久芳回忆着说道。李久芳被分到工艺组,工艺组接触的内容也比较杂。在故宫,青铜器、陶瓷、雕塑等几个方面由一个专业组负责,其它杂项归到杂项组,另外有专门搞漆器和珐琅器的。漆器、珐琅器主要是由故宫收藏,内容比较集中,在故宫以外是比较少见。故宫收藏是一项复杂而严谨的工作,从库房提货到展厅布置,都有专门分工。工艺组的杂项方面,还有些归属于工艺部分的,如玉器、牙角雕刻、漆器、珐琅、景泰蓝等,这恰恰是他一直以来所从事的陈列工作对象。

    “相材取碗料,就质琢图形。剩水残山境,桐荫蕉轴庭。女郎相顾问,匠氏运心灵。义重无弃物,赢他泣楚廷。”清代乾隆三十八年,皇帝把一块和田青白玉的下脚料送往苏州雕刻,遂得到一块描绘着迷人的江南庭院景致的玉饰。此玉巧夺天工,乾隆不禁为之着迷,这首诗就是他在玉器上部所题的诗。这块玉饰叫桐荫仕女图玉饰,是根据油画《桐荫仕女图》册改制而成的,惟妙惟肖,堪称艺术瑰宝。

    六十年代,李久芳把这块玉雕从故宫的库房提到古代艺术馆展览。这块玉雕因其意境幽美,精雕细琢,活灵活现,以及从下脚料到无价之宝的神奇蜕变,理所当然受到时人的热捧,当然也深受李久芳喜爱。这件事,也是李久芳在故宫陈列部工作时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这对他以后从事玉器鉴定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这样说,这件玉雕促使他与玉器结缘近半个世纪。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