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期太平洋月末拍卖会于4月29日下午6时圆满结束,拍卖会共到场200余人,场上竞价激烈。有一部分拍品成交价远高于起拍价几倍甚至十几倍,成交额为198万元,成交率为72%。瓷玉专场中并无过高价位拍品,其中瓷器部分的第221号清道光 窑变釉贯耳瓶以26,400元成交,拍前为广大藏家关注的773号清康熙 五彩溪山行旅图大碗在经过数轮竞价后以22,000元由场内买家购得。
杂项中犀角部分延续过去的强势,所上10件犀角制品悉数成交,其中第649号民国时期的犀角雕高仕图山子摆件3,800元起拍,在经过多轮次竞买后由一名电话委托买家以11,000元成交。
在本场拍卖中海外回流的瓷器成为比较闪亮的一部分,20余件拍品仅有两件流拍,更为可喜的是所成交部分拍品均远远高过起拍价。近一年以来回流瓷器逐渐增多并火热,收藏者已经渐渐改变对外销瓷器的看法,也许在“名分”上,外销瓷器已经变得更正统了。
至此,将三月拍卖结果与本场整合,我们可以看到,瓷器与杂项并重才是做古器物类拍卖的正路,当然所上拍品在年份及品质上拍卖公司应当给予最严格的把握。纵观市场走势,我们将采取两条腿走路,缺一不可。
清代进士、举人、名贤的书法专题拍卖,吸引了吉、辽、陕、山、豫、闽、粤以及京、津地区投资收藏家的强烈关注和追捧,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看好的是这些艺术品“开门真”;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内涵;有投资收藏的价值。
介入投资收藏领域的人如同海潮一样,不断的有新的力量产生和推动。然而作为一些新介入拍卖场上艺术品投资者来说,采取“别人竞投的、我也追捧、竞争小的我不介入”的主观意识,我感到一种沉重!因为正确的艺术品投资收芷观念我认为必须做到“先辨真伪,次论优劣”。就是说我们收芷鉴赏一些艺术品时,必须做到知真识假、正确选择投资品类、优价优质的原则来进行操作。譬如三年前清代的册页、扇面、成扇的价格一直很低,在一些大规模的文物公司中,其标价不过300-500元以内,然而三年过去以后其现在的市值已经在1500元左右。而文物公司的标价已经悄然的换成了2000元左右的标贴价了……造成这种原因是因为此前的投资收藏家们一味‘人云亦云’的追求“大”。作者名气要大、作品尺幅要大,为了一个“大尺幅”可以忽略题材、构图、笔墨等等因素,而这种投资的结果是可以想见的。其中第311号谭宗浚书法四屏以10,000元成交、第278号郭尚先书法对联以9,000元成交。
“煤墨扬怀”书画专场拍卖28件作品全部拍出,我们以100%的成交率给广大书画藏家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煤墨扬怀”书画专场的成功,是中国书画市场成熟表现的见证。中国书画市场在经历了04、05年的高峰之后,06年开始进入了调整期。在中国书画市场调整的过程中,广大藏家也在进行着反思,在高峰期那种只认“名头”不看作品质量的不冷静行为被藏家自己予以了否定。在经过“沉痛”的大调整后,收藏家们越来越变得理性了。“煤墨扬怀”书画专场中的画家大部分名气不大,属于省、市美协会员居多,但本次拍卖的作品却都是他们的用心之作。画家的这种“用心”得到了藏家的认可。通过拍卖,画家与收藏家之间的关系变得顺畅。
在此我也给喜爱当代书画的藏家们提个建议,中国书画上的投资是长期性的,“长时间的持有”这一点最为关键的,收藏家在喜爱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是否可以长时间的持有。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油画收藏家们的经验,在国外收藏油画界有个通行的说法,即“现在收藏的油画是为一百年以后出手的”,在中国不一定要等到一百年再出手,但持有一段时间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