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评论
揭秘民间文物市场拨开收藏者眼前的迷雾
来源:辽宁日报 2007-05-11 15:07:39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人头攒动的古玩市场,如醉如痴的收藏爱好者,拍卖行藏品拍卖的火爆场面,各种媒体你来我往推出的鉴宝类节目,都在从不同层面昭示着一个现象:收藏热在当今中国正在持续升温。有人断言,艺术品投资是继股票投资、房地产投资后第三个投资项目。有人预测,我国历史上第四次收藏热已经出现,全面收藏时代正在到来。
 
  一切的一切,仿佛都是因为古玩背后诱人的价值——经济价值、投资空间。但是,收藏热背后还有另外一个现实:古玩假货泛滥,许多人买假、藏假、贩假。古玩行业流行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话,不知从何时起被“真货不赚钱,假货吃三年”取代了。
 
  归根结底,这一切乱象都和一夜致富、一物成名的心理作祟有关。虽然,不少有识之士呼吁:文物收藏市场亟待沿着健康轨道发展,监管需要加强,法律法规需要健全。但在这一切期待成为现实之前,收藏者自己是否应该先冷静思考一下呢?你首先应该意识到,民间收藏古玩已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收藏者要具备历史、文化、专业制造工艺的相关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盲目收藏要不得、一夜暴富的心理要不得。
 
说白了,在收藏之前你应该想一想,你有那份闲钱吗?你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吗?或者,你最起码应该问问自己:天上会突然掉下一个馅饼吗?要知道:收藏,最忌浮躁!
 
  收藏热持续升温,谁让收藏者趋之若鹜?
 
  中国现有3000万收藏爱好者,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交易额一年就有11亿元人民币。
 
  4月21日,又到了周末,与沈阳中街相隔不远的盛京古玩城,以及周边的胡同,变得人山人海。又是一周一次“淘宝”活动的高峰,又是一场收藏者与经营者的博弈。
 
  “每逢周末,沈阳的各大古玩市场都被挤得水泄不通,甚至比五爱市场的人还多。”带着调侃的语气,盛京古玩城一位经营者说:“那些靠眼力‘吃饭’的收藏者,都想在古玩市场淘到‘宝贝’。”
 
  4月16日,第二届中国·锦州古玩文化节落下帷幕。文化节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3000余家古玩商参展,在历时3天的时间里,共有近5万人光临锦州古玩城。
 
  “乱世买黄金,盛世兴收藏”。自古以来为王公贵族、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藏品,如今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
 
辽宁民间有多少文物收藏者?他们收藏的文物有多少?这是两个未经统计也无法统计的数字。不过,沈阳的盛京古玩城、北市古玩城、南湖古玩城,锦州古玩城等省内的民间古玩市场,已经成为收藏大军淘宝的“乐园”。省文物保护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省内各市都兴起了古玩市场,甚至一些县城也出现了文物交易场所。
 
  如果把视野放得更宽,更可以体会到民间收藏的热度。一项统计表明,中国现有3000万收藏爱好者,仅北京文物收藏品市场交易额一年就有11亿元人民币。而关于全国收藏爱好者的数据,有一种说法是7000万。
 
  沈阳文物收藏研究会会长王达人认为,当前收藏市场空前活跃,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们的文化、精神需求愈加广泛,加上人们手中有了一定的活钱,使得关心和参与收藏的人越来越多。
 
  随着民间收藏市场的日渐繁荣,收藏品的鉴定越来越成为收藏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于是,众多媒体推出了种类繁多的鉴宝节目和活动。目前,仅国内荧屏上能看到的收藏类节目就不下十个: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鉴宝》,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美术苑》,凤凰卫视的《投资收藏》,北京卫视的《天下收藏》,吉林卫视《找你》等,吸引了大量的收藏者。
 
古玩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电视台鉴宝类节目热播……凡此种种,说明当下收藏文物的热度正在逐步升温,有人甚至断言:中国历史上第四次收藏热潮已经到来。
 
  但是,也有人认为包括文物收藏在内的艺术品收藏市场遭遇“冰点”。据报道,一花鸟名家的画价曾超过3.5万/平方尺,目前市场认可的价格却低于8000元/平方尺。当然,价格“跳水”的不仅仅是当代画家的作品,还波及到了国画和油画等艺术品。
 
  但多数收藏界人士认为,目前收藏市场遭遇“冰点”是暂时的,继续升温才是大势所趋。“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几千万收藏爱好者,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收藏市场需求会不断扩大,还会造成更大的空间。像《鉴宝》一类的节目吸引大量观众,自然有其中的道理。”王达人分析。他认为:“一般来说,文物这一类古代艺术品,稀少而不可再生,时间越久会越升值。”
 
  文物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收藏的乐趣何在?沈阳一位从事文物收藏和经营23年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文物价值不应仅仅体现在价格上,文物收藏应更多地关注文物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收藏之趣在于藏品是中华文明不可再生的物质载体,蕴含着悠久的文化。”
 
     真真假假的“古董”,虚虚实实的市场
 
“在古玩这个行当,造假不叫造假,而是称为‘作旧’、‘修旧’。假的不说是假的,而是说‘新’的,真的说是‘老’的。”4月23日上午,沈阳盛京古玩城附近一家独立的古玩门市部,货架上摆放着的“古玩”一个挨着一个,地下陈列的“文物”同样杂陈。门市部外,店员正在给十多只瓷瓶上涂抹某种东西。
 
  “这是刷什么东西呢?”记者问。
 
  对方抬了抬头,没有作答。低头,继续自己的工作。
 
  “在这一行当,这叫‘作旧’,他正往瓷瓶上涂鞋油呢,下一程序是晾晒,然后经过处理,让瓶子表面色彩显得很不均匀。”陪同记者前来的文物鉴定专业人员小声说。
 
  “这瓶子卖多少钱?”记者走进店里,拿起一个看起来古色古香的瓷瓶询问。
 
  “300元!”对方回答。
 
  “这个瓶子和刚才正在‘作旧’的是一类东西,其实就值10元左右。”专业人员提示。
 
  知情者透露,这家古玩店主要靠批量“制造”、出售“古董”生存。他们的赚钱秘诀就在于大量售假。
 
  走进盛京古玩城一楼,专业人员指着一家古玩店摆放的“辽代瓷器”,说:“这明显是现代人的作品。器物表面反铅的颜色太一致,厚薄均匀,缺少金属光泽,初步判断不可能是辽时期的器物。”
 
盛京古玩城二楼,记者以收藏者的身份出现。在一家古玩店,经营者拿出了一个“辽代的鸡冠壶”,开价3000元。
 
  “假的!抛开‘作旧’的痕迹不谈,仅从价格而言,这种造型的鸡冠壶现在市场开价最起码在8000元左右。”陪同记者的专业人员说。
 
  “出国时别带!容易惹麻烦!”在另一家古玩店,店主指着记者“相中”的一件盘口长颈瓶,开价8000元,特意提示记者。他还说:“这是从通辽收来的。”原来,根据我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出土文物是禁止在市场上流通的。
 
  “赝品。”陪同暗访者点拨记者:“真东西也是这个价。但这个所谓辽代瓷瓶底部磨损过于均匀、规则,只不过表面造假技术较高,很可能店主也‘打眼’了。”
 
  “我不是做生意的,而是搞研究的,对红山玉很精通。”当记者的陪同者提出要看看这位店主收藏的红山玉时,对方这么说。
 
  随后,这位店主拿出了一大摞红山玉的照片让记者看。但让记者“失望”的是,店主手中的红山玉藏品只有一件。
 
  看过照片后,陪同记者暗访的人士说:“这件红山玉藏品造型很怪异,目前出土文物中并没有这类造型的器物,可以确定不是真东西。”
 
在收藏界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王达人告诉记者:“在古玩这个行当,造假不叫造假,而是称为‘作旧’、‘修旧’。假的不说是假的,而是说‘新’的,真的说是‘老’的。”
 
  “造假手法多种多样,难以一一列举。”王达人举例说:“造假也有成本高低。比如用古代遗留下的老工具、老材料、手工制作,成本相对就高。如果用机械化生产,成本自然降低。”
 
  曾有媒体指出,随着生活质量提高、怀旧风气的盛行,让民间收藏群体迅速扩大。文物本身是不可再生的,其价值尺度没有定位,附加值又特别高,在利益驱动下,现在的作假之风也就超过了历代,达到极致。
 
  王达人告诉记者:“就拿造假画来说吧,目前已经工厂化,流水作业,把真迹放在下面,让有一定功力者去描。在造假作坊里按照不同的程序去制作,仿、勾、皴、点、染、擦、丝,各有分工。”
 
  文物造假者、售假者成一条龙,有些拍卖行也在弄浑文物市场这碗水。在2006年北京春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我国一件宋代汝窑瓷器创国内文物拍卖新高——以1.6亿人民币的成交价格,创造了国内文物拍卖成交的最高纪录。然而,业内人士最终发现:这是一场闹剧,是个疑点多多的假拍。拍卖公司搞假拍,最终砸了自己的牌子。
 
  “拍卖行的出现,促进了文物市场的发展。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些拍卖行的假拍行为实在可恨!”一位收藏界人士说。
 
    “专家”形形色色,收藏者该信哪一位?
 
“文物鉴定一般都靠‘目鉴’,而无绝对性的硬性标准,因此专家难免会看错,用业内话说就是‘打眼’。”
 
  同一家中介鉴定机构,对原告(收藏者)和被告(一家画廊)手持的同一幅古画,得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鉴定结论!
 
  去年,省内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一桩民事纠纷,诉讼双方因为一幅古画的真伪打起了官司。因为政府部门的文物鉴定机构没有司法鉴定资格,于是原告、被告让北京一家中介机构鉴定古画真伪。结果出人意料,中介机构出具了两种鉴定结果!
 
  采访时,记者还听业内人士讲了这么一件事:前几天,他熟识的一位收藏者买了一对同治彩的瓶子,送给朋友。后者请了一位专家鉴定,被鉴定是赝品!于是原物奉还。收藏者于是将藏品送到另外几位专家那里,被告知藏品货真价实!
 
  同一藏品,有的专家说是真品,有的权威说是赝品,我该相信谁。采访中,不少收藏者表达了同样的困惑。
 
  “不可轻信专家,不可轻信中介机构出具的鉴定书!”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许多专家虽然也从事一些研究工作,但不可能每种文物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况且文物鉴定一般都靠‘目鉴’,而无绝对性的硬性标准,因此专家难免会看错,用业内话说就是‘打眼’。”上文提到的王先生认为。
 
更让业内人士担忧的是,现在的好多所谓专家是市场造就的,他们的鉴定水平参差不齐,职业操守更是让人不敢相信。省文物保护中心一位从事文物鉴定20年的人士告诉记者:“若干年前,业内尊崇的专家都德高望重、在相关专业建树颇深,既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当之无愧。现在,因为市场需要,形形色色的专家大量出现,很多人对于文物鉴定只知皮毛,有的甚至连最起码的知识都没能掌握,出现错误很正常。”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专家‘有意识’地出现错误,因为有经济利益在里面,这些变味的专家得出的鉴定结论难免不负责任!很多中介机构的鉴定证书也是这样开出的。”王先生说。
 
  “捡漏”心理不能有,收藏陷阱当小心“不要轻信某些文物背后的传奇故事!”业内人士提醒收藏者,不要轻信所谓的专家、鉴定师、专家签名;不要轻易为故事所迷惑;要看准东西再说话!
 
  “不要相信文物收藏会出现股市那样的奇迹!不要将文物收藏纯粹当作投资!”一位专业人士认为:“但是,股市中有一句话可以用于收藏: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千万不要抱有捡便宜的心理去收藏!”
 
  王先生在经营古玩店之前,曾在国营文物商店工作多年。他告诉记者,如今很多人涉足收藏是把它当成一项投资,试图以收藏为投资项目,想一夜暴富,更是误入歧途。“岂不知,这项投资的风险很大,而‘捡漏’的机会微乎其微,就像中六合彩一样难!”
 
王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家文物商店每年收藏的文物也就几十件,普通人连进文物商店购买文物的机会都没有。后来国家允许民间收藏文物,现在各地古玩市场遍地开花,收藏队伍声势浩大,哪里会有那么多真文物让你去收藏?
 
  他分析,真正具有经济价值的古董是历代宫廷、达官贵人之用物,它们或流传有序或数量有限,在民间古玩市场露面的可能性极小。真品的缺乏必然使某些人造假,骗术一招鲜过一招,令人防不胜防。
 
  “民间文物收藏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百姓都知道了文物的价值,再加上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捡漏’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打眼’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专业人员说。
 
  业内人士称,自古以来,古董因其利大而作伪不断,赝品层出不穷,收藏者上当受骗是家常便饭,为之倾家荡产的也不鲜见。王先生认为,民间收藏古玩已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收藏者除具备历史、文化、专业制造工艺的相关知识外,还要对全国市场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必须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陷入盲目的收藏怪圈,指望一夜暴富。
 
  “不要轻信某些文物背后的传奇故事!”业内人士提醒收藏者,不要轻信所谓的专家、鉴定师、专家签名;不要轻易为故事所迷惑;要看准东西再说话!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7年前,一位收藏者拿来一尊铜佛,并“带”来了一个传奇故事———铜佛的发现地点在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深处,从沈阳出发到赤峰,然后再坐一天的汽车,之后换乘马车到达草原深处的一个蒙古包。蒙古包的主人说:儿子结婚需要钱,但家里经济条件太差,被逼无奈,于是只好把家传了十多代的铜佛拿出来出售。千里迢迢赶来的收藏者拿到这件“传世珍宝”后,蒙古包的主人非常虔诚地拜倒在铜佛前,亦步亦趋,把铜佛“送”出好远。
 
  最后的鉴定结果让收藏者大失所望:这件“古玩”产自锦州!同样的故事还在继续。前些年,内蒙古东部、辽西地区散落民间的大胆瓶,由于出售价位较低,收藏者趋之若鹜。近几年,在民间“淘”到这种古玩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于是,一些造假者就把自己的“作品”放在当地老百姓家里,让当地人去出手。业内人士称这种手法为“埋地雷”。
 
 在行规和法律之间:文物市场能否打假?
 
  “‘打真不打假’,是古玩界的潜规则,司法很难介入。”
 
  “买到了赝品,只能怪自己‘眼力’不济,偷偷把东西收起来吧,说出去丢人!”一位收藏界人士告诉记者:“自古以来古玩界的行规就是,‘古玩市场是不打假的’,古玩交易讲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至于卖的东西是真是假,卖方没有义务告诉你,你买的东西是好是坏,全凭买方眼力,好坏都要认账,没有退货的道理。”他说,买古玩的经验是“哭”出来的,在古玩市场进进出出,哪有不交学费的道理?
 
“‘打真不打假’,是古玩界的潜规则,司法很难介入。”王达人认为:“这是因为古玩鉴定标准置信度低,鉴定真伪困难;收藏文物有一定风险,需要收藏者自负。而‘打真’是指出土文物、盗掘文物、馆藏文物等不能买卖,理应严厉打击!”
 
  “古玩交易虽是一种特殊行业,在长期交易中形成了特有的行规,但法律规范是社会一般行为的总规则,当行业规范与之冲突时,则应服从于法律规范。”针对“打真不打假”的观点,另一种声音很坚决。有关人士分析,目前法律法规的缺失、监管部门的缺位,这是藏品市场鱼龙混杂、假冒泛滥的一个根本原因。在行规和法律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只是表象,真正值得关注的其实是如何加强监管、促进文物收藏市场健康、规范的发展。
 
  “文物流通领域也是文物保护事业的一部分,我国的民间收藏和文物市场仍处在成长阶段,尚未真正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业规范、合理结构,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不久前指出:“我国政府高度关注这些问题,准备从规范文物艺术品鉴定管理入手,对从事文物鉴定的机构及人员实施资质资格管理,通过认证文物鉴定权威机构、培养市场监督力量等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
 
  “目前的文物收藏热、文物市场热,反映了公众的文化需求。市场出现的一些不正常现象,正是文物收藏市场从乱向治过渡时期的产物。面对这样庞大的收藏群体和市场,政府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服务体系、管理体系,尽到依法管理、依法规范的职责。”省文物局一位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文化修养、经济实力、平和心态,一个不能少!
 
  “收藏的出发点应是一种爱好,一种情趣,而不是当成赚钱的工具。这样,收藏才能成为快乐的源泉。”
 
  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鉴定机构缺乏权威性、从业者良莠不齐,有人曾比喻:“艺术品市场就像一场没有裁判员执法的足球赛。”业内人士提出,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收藏者要想在这一特殊的运动场上自由驰骋,必须首先强身健体;要想独具慧眼,收藏者自己必须先成为一个行家。
 
  王先生认为:“收藏是一门学问,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艺术修养,需要触类旁通的文化底蕴。收藏的真正乐趣在于品味、鉴赏藏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不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刚进入收藏界,必须先设定一个收藏范围,而不是四处出击,见什么买什么。比如收藏瓷器,就要先确定某一个历史时期,集中精力研究,先让自己成为这个小领域内的行家,这样才能保证收藏更安全、有效。”业内人士提醒收藏者。
 
  博物馆看看实物;再转转古玩市场,先不要下手买,重要的是先看、先“练眼”;有了一定眼力,可以试试手,交少量“学费”买一些不太贵的古玩,再找一些真正的鉴定专家请教、切磋。“在学习中收藏,在收藏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王达人说。
 
“值得注意的是,多看书但不能简单地按图索骥。书上写的鉴定真伪的秘诀,往往也是造假者最注意的部分。有些收藏者照着书上的器型购买,往往上当。”业内人士强调。
 
  “经济实力是收藏的基础,不能为了收藏,把全部家当都压上,孤注一掷。收藏要量力而行,切忌不顾财力盲目收藏。”王先生告诉记者:“收藏的出发点应是一种爱好,一种情趣,而不是当成赚钱的工具。这样,收藏才能成为快乐的源泉。”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