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鉴藏
开篇显赫体味尴尬 中国离"动漫强国"有多远(图)
选自:西安晚报 李航 2009-07-06 09:38:4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喜羊羊与灰太狼》剧照

 

 

《铁扇公主》剧照

 

 

《哪吒闹海》剧照

 

 

《大闹天宫》剧照

 

《功夫熊猫》剧照

 

      7月4日,上海,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拉开帷幕。10月26日,北京,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将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两个“中国动漫产业盛事”,被称作对中国动漫80余年历史的激情回顾。对于许多动漫工作者和普通读者而言,后者更是意义非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家主办的动漫艺术展事——它意味着曾经被视为低俗、不入流的动漫文化取得了官方的认可,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6月30日,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入选作品评审工作正在进行。紧张评审的间隙,文化产业司动漫处处长宋奇惠手捧专家精心梳理的名单,逐一焦急地追问:“《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作品原件在哪里?还有丁聪的《现实图》、华君武的《磨好刀再杀》、方成的《武大郎开店》、廖冰兄的《阿庚传》?”

      将近一个世纪的绵长岁月,中国动漫作品的名单并不丰厚,况且,诞生于市井和战火中的许多原件更是无从追索。
 
     《铁扇公主》——中国动漫开篇显赫

      中国漫画有着一个显赫的开篇。1941年,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绘制近2万张画稿,拍摄出1.8万余尺毛片。在山一样的资料里,他们剪辑出中国、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在世界动漫史上,《铁扇公主》是继美国的《白雪公主》《小人国》和《木偶奇遇记》之后的第四部大型动画艺术片。这部作品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动画以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世界最出色的动画比肩而立;也正是这部作品,启发了“日本动漫之父”手冢治虫的创作,开启了日本动漫的辉煌时代。

      80余年时光回转,中国动漫在一个高昂的开端之后,却一度跌入长长的深谷,其间尽管时有闪耀着时代光辉的作品问世,却在规模、气势、品质、想象力上都差了一截。

      中国动漫向何处去?700岁的孙悟空为什么如此孤独?“喜羊羊”打得过“功夫熊猫”吗?

      第一个“吃螃蟹”的“中国小羊”

      2009年国产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轻取过亿票房,让中国动漫界为之一振。电影热映前,《喜羊羊与灰太狼》的500余集动画片已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滚动播放了3年之久,收视率一度远超同期境外动画片。

      当许多中国动漫企业还将目光锁定在传统的播出和票房收入时,日本、美国等动漫大国已经将更多精力放在延长产业链带来的产业规模上。在成熟的商业社会,动漫产业属于高利润行业,像美国马维尔漫画公司和梦工厂动画2008年全年的利润率分别为30.4%和21.9%。

      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70亿美元的国内票房收入,其份额仅占美国电影产业的27%,电影“后产品”收入占73%。在日本,动漫产业所占GDP比重超过10%,仅动漫形象授权产品的销售就占全年动漫消费的一大半。然而在我国,动漫品牌授权业务只占零售市场的1.2%,产业利润不足GDP的1%,产业链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动漫产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如何具有向外扩张和延伸的实力,如何强势主导整条产业链。

      这部电影为中国动漫的市场化营销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通过漫画书、DVD、网络授权等衍生产品,品牌形象授权收入已经占到总收益的70%,为中国动漫的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切合本土实际的样本。

      “喜羊羊”VS“功夫熊猫”为时尚早

      “中国小羊”让人们看到了动漫产业的光明前景,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原创形象,已是制约中国动漫产业的最大瓶颈。

      刚刚落幕的中国国际动漫博览会在博览会外举办了许多活动,旨在为中国动漫企业寻找更加灵活的发展空间。“‘喜羊羊’导演对话《功夫熊猫》导演”便是颇吸引眼球的一项活动。有专家认为,这样的“对话”是不对等的,“‘喜羊羊’VS‘功夫熊猫’,为时尚早。”

     《功夫熊猫》是美国梦工厂在2007年推出的一部以“熊猫”、“功夫”等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动画电影,据业内估算,这部动画将攫取全球5.5亿美元票房。电影中,“功夫熊猫”阿宝使用着从周星驰等功夫巨星那里学来的各种招数打败了邪恶的“残豹”;在电影外,“美国熊猫”的功夫也击中了中国动漫产业的痛处。《功夫熊猫》走的是高投资、高回报、服务全球成熟高端受众的国际化路线,“喜羊羊”则是以低成本、简单创意、并不十分精致的制作、本土化市场为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功夫熊猫》的成功是成熟的美国动漫产业无数成功案例中的一个,而“喜羊羊”的成功则是不成熟的中国动漫产业碰巧遇到的一个成熟的案例。

      饱含中国元素的《变形金刚2》再次印证了这个事实。6月28日,该片全球同步上映5天,在中国市场卷走上亿票房,全球票房逼近4亿元。

      “年逾八旬”的中国动漫体味尴尬

      近年来,中国动漫发展势头迅猛,动画片年产量超过13万分钟,动画电影年产量达到16部,网络动漫年产量3000~5000部。然而,年逾八旬的中国动漫却正体味着不小的尴尬。不久前发布的《2009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日本、韩国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本土动漫形象只有“孙悟空”名列其中。中国动漫作品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原创形象,已成为制约动漫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原因很简单,中国动漫产业还没有成熟的市场机制,还存在着急功近利的产业缺陷,投资商投入资金后,总是希望很快就能收回成本,但一部优秀动画片的制作周期一般需要4~5年时间,中国的投资商往往不愿意承受如此大的风险。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风险系数的高估,直接导致国内动画产业供血不足,难以产生优秀的作品。

      动漫品牌的成就必须经历市场竞争的大浪淘沙,即使在日本这样的动漫大国,每年也仅有20%至30%的作品被社会认可,5%的作品可以成为比较成功的作品,1%的作品成为持久发展的品牌。从米老鼠、阿童木、变形金刚、加菲猫、史努比等动漫明星的“星途”中不难发现,好的品牌一旦诞生,其“永葆青春”的秘诀必须依赖于企业、政府和全社会的长期精心呵护。

      1909年,美国人温瑟·麦凯根据其本人的漫画《小尼莫梦游记》,绘制了1万多张原画,完成了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动画短片,从他开始,动画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拉开了序幕,默片时代的辉煌紧接着黑白有声动画的兴起,以及之后的彩色动画。第二个黄金时代可以从1987年这个被称为动画文艺复兴的年代算起。在这个年代,电脑动画取代了手绘动画,并出现将动画产业引向辉煌。在这个年代,《米老鼠》赋予了动画艺术声音、《白雪公主》赋予了动画艺术色彩后,皮克斯动画公司在约翰·拉塞特的带领下,凭借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引领世界动漫进入了3D时代。

      2008年具有世界影响力的10部大片中,有3部是动画片,5部运用了动画制作技术。尼葛洛庞帝所概括的“数字化生存”已是一种不可阻挡的生存状态。 

      中国要成为动漫大国、动漫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