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布莱尔称伦敦已成为“世界艺术之都”
来源:网易 2007-05-12 09:43:3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伦敦已渐渐成为‘世界艺术之都’,这个曾经属于巴黎、柏林和纽约的头衔,如今属于这里”——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


    3月6号,英国首相布莱尔(Prime Minister Blair)参观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并发表了关于英国十年艺术产业改革的重要讲演,伦敦也因此被冠以了新的名号。这并不稀奇,大野洋子(Yoko Ono)去年出席特纳奖(Turner prize)颁奖典礼时,也曾宣称伦敦是当今世界的艺术中心。

    如同奥斯卡奖得主海伦?米伦(Helen Mirren)的《女王》(Queen)风靡全球一样,英国戏剧、绘画、音乐、文学、建筑等各种艺术形态正因它们的创造者、观赏者和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享受着新时期英国文艺复兴的硕果。尤其是当代艺术,即使最苛刻的评论家也无法忽视伦敦当代艺术的繁荣气象,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布莱尔(Blair)将演讲地点选在了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最受欢迎的现代艺术的秀场,参观人数已超过纽约现代艺术馆(Museum of Modern Art)和巴黎蓬皮杜中心(Pompidou Centre)。而这,除了有赖于孜孜不倦不断创新的英国艺术家们,政府在过去十年间对艺术产业不遗余力的扶持也居功至伟。

    1997年起,政府将投入于艺术产业的资金增加了一倍。自2001年3月,政府又通过彩票基金和政府直接拨款及减免税收的措施,来补贴因停售门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鼓励博物馆和画廊实行免费入场制度。这一举措很快就得到包括名闻遐迩的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国家艺术画廊(National Gallery)、国家肖像美术馆(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和泰特英国美术馆以及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Britain and Tate Modern)等诸多机构的响应,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四千两百万人次光临博物馆和画廊,这无疑是实现“艺术乌托邦”的理想的重要一步——艺术开始走下神坛,人们也可以尽情享受艺术带来的欢愉并激发自身潜在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英国,创造性行业在英国经济中所占份额高于7%,并以5%的增长势头逐年递增,大大高于其他经济领域的增长速度。2004年艺术产业所创造的外贸总额达到13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所有消费品与劳务输出总额的4.3%。同年,有近两百万人受雇于此行业,仅伦敦就有超过五十万人从事创造性行业,为伦敦经济贡献了210亿英镑的产值。

    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前景取决于是否能够吸引并且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在这一点上,英国政府可谓不惜血本倾巨资,并为此成立了创造性行业专责小组。从1997年至2005年间,英国已培育了12万多家创造性企业。许多艺术机构和艺术活动因此受惠,被注入的资金至今已超过1.5亿英镑。而在未来,政府承诺将会继续信息支持和资金扶持艺术产业,具体的议案,将会在2007年夏天出台的“绿皮书”(Green Paper)里公布。

    “在我看来,不重视艺术的民族很难进步。我提倡政府加强对艺术的重视,是因为艺术之于国家的重要性,而不是相反”,不过,面对十年政府的精心打造且今日的硕果累累,此刻的布莱尔还是难掩傲意——“过去十年是英国艺术的‘黄金时代’”。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