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市场评论
北方强南方弱 艺术品市场区分南北值得商榷(图)
选自:深圳商报 许石林 2009-08-26 10:03:23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岳敏君作品 资料图片

 

    今年的艺术品普遍市场走低,人们把这归咎于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南北市场相比,北方强盛,南方衰弱,有人把这归咎于金融危机;当代艺术品泡沫破碎,传统中国书画艺术依然受热捧,有人也把这归功于金融危机……似乎艺术市场的任何难言之隐,都可以用“金融危机”一词来解释。艺术品市场的衰弱,当然与金融危机有关,但也不全是金融危机的原因。艺术品市场原本就是盛衰交替的,在以炒作为主导的市场,其盛衰更是快速交替的。
    
    艺术品市场的盛衰不值得大惊小怪,艺术品毕竟不是人生活生产的必需品,无关民生国计。即使在当今,艺术品收藏和交易已进入资本运营的概念和操作,但最终还要看社会对它的需求定位,也就是艺术品本身的性质。它再红火,也离不了盛世收什么、衰世抛什么的宿命。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最新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指出,截至今年6月30日,在今年春季拍卖成交额中,京津唐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市场占有率达到约65%,而珠三角拍卖公司的金额比例从2008年春拍的2.58%降至目前的0.95%。市场的严重萎缩导致珠三角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片“肃杀”气息。
    
    艺术品市场“南弱北强”,有人认为不正常、不应该。其实,把艺术品市场分为南北,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艺术品市场曾经有南北之分,那是在市场培育的初期,而越来越成熟的市场就是要打破这种基础阶段的南北之分。现在,整个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呈现出一个整体的市场格局,无需分南北。只要还分南北,它就还没成熟。拍卖行注册在南方,并不等于市场就一定在南方。熟悉行情的人都知道,现在的买家是追着艺术品走的,哪里有自己心仪的艺术品就飞到哪里去。北京的大型拍卖会上,几乎有南方所有的大买家和老买家。况且经过多年的培育,很多买家已经形成了全国视野的市场操作习惯和基础,有的已经拥有了成熟的代理人和代理机构。
    
    据了解,珠三角曾有近百家拍卖公司从事艺术品拍卖,但由于市场基础薄弱,有1/3处于亏损状态,多家公司取消拍卖并已退出艺术品拍卖市场。拍卖行的转行或倒闭,也是市场调节的效应,这是个必然的过程。不要一见倒闭或转行,就紧张,甚或危言耸听。南方的拍卖行今后可能要在拍品的货源组织上下大功夫,要有具备影响力的权威拍品。同时,要在操作上、宣传上克服地方性的小操作,要有做全国市场的眼界和思路。要保障拍品的货真价实,树立权威拍卖行的信誉,多吸引北方的买家到南方来买。像北京、上海的一些收藏家,就经常来参加香港的拍卖会。
    
    或许还有一个情况,即艺术品市场原本不需要那么多拍卖行参与,这些拍卖行就是要通过竞争和洗牌,形成新的拍卖市场格局。这样也可能出现拍卖行业的寡头垄断,这都是需要业内认识观察的事儿。但是,无论如何,对局部地区比如南方艺术品市场一两年的低迷,需要做全国范围内的思考,没必要先分南北,再看市场。
    
    如果说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了艺术品市场,导致艺术品市场从业者格局发生变化,从长远看是好事儿。一方面在人们看紧钱袋子、谨慎下手的情况下,让当代艺术的泡沫自动破灭;二是让那些先天不足但靠着行政因素、权力背景和体制原因造就的一大批当代名家名作,包括某些美协、画院领导们的作品,也遭到类似的冷落。对于人们认识真正的艺术品,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依据。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