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历了三季度近900点的大震荡后,大假后10月行情即将拉开帷幕。10月市场会如何演绎,分析人士认为宏观经济数据、三季报、IPO、国际经济形势等四大因素将决定10月市场的方向。
======四大因素决定十月市场方向======
因素一:宏观经济
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股市明显受到宏观经济数据的影响。节后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及三季度的经济数据都将相继公布,将成为影响10月大盘走势的重要因素。从近期各家机构的预判来看,9月宏观经济数据或继续走强,呈现"经济增长继续向好,物价探底回升"的总体态势。多数机构据此认为,第四季度央行的货币政策将以稳为主。
对于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信贷数据,9月前25天四大行新增信贷约2000亿元,整个9月份业界推测可能超过6000亿元,高于8月份4104亿元的新增贷款量。另外,机构认为接下来的四季度贷款有望反超三季度,全年新增信贷约10万亿元,因此四季度的市场流动性依然会较为可观。
另外,各家机构认为,9月物价仍将继续探底回升。兴业银行(601166,股吧)分析报告认为,在经济稳步回升的背景下,物价将触底反弹,通胀预期愈发浓重,要对潜在通胀风险保持警惕。
"中国经济总体向好的趋势并没有变,近期央行还是在不断向市场投放资金,9月份的信贷有可能会高于预期,节后企稳是大概率事件。"申银万国桂浩明认为,"股市继续出现较大下跌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只要不出现意外事件,特别是创业板发行能够比较有序,那么10月份股市是会出现一定反弹的。"
因素二:三季报
深沪交易所昨日分别发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9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10月的16个交易日里,上市公司将密集公布三季度业绩报告,如此大密度的季报将对市场产生不小的影响。根据目前已经披露的业绩预告情况来看,今年三季报堪忧,或成行情的绊脚石。
沪深交易所表示,上市公司应在2009年10月31日前完成本次季报的披露工作,上证所原则上每日安排不超过120家公司披露,深交所则将统筹安排季报的披露顺序。而从已经公告的情况来看,截至9月29日,两市共有631家公司发布了三季度业绩预告,约占所有上市公司总数40%。整体来看,上市公司业绩并不乐观。
数据显示,今年预告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保持增长的上市公司一共228家,其中预增96家,略增86家,扭亏46家;同比下降的则达到249家,其中预减100家,略减45家,首亏104家。另外,还有65家续盈,78家续亏,11家企业预告为不确定。整体来看,预告前三季度业绩增长的公司占比达到36%,将近占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上市公司的四成。
从行业看,以医药生物、房地产领域预增公司占比较高。发布业绩预告的医药公司中,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的占到14家,下降的则为8家。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季度中,正是这些行业的个股引领行情,尤其是医药股更是涌现了大批牛股。机构总是善于打时间差,因此当三季报亮相时,投资者应该注意这些公司股价遭遇"见光死"。当然,投资者还是可从三季报中发掘投资机会。分析人士建议,关注从三季报中预告全年业绩出色的公司,此外还可从公司股东持股情况的变化来选择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