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齐白石享誉画坛内外 画家勇于创新真实缘由(图)
选自:美术报 2009-10-12 09:59:44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齐白石作品资料图片

      齐白石在画坛内外,都位置极重。

      在画坛上,他1927年65岁时,应“北京艺专”校长林风眠之聘,教授中国画。1946年徐悲鸿再度执掌该院后,他再次被聘为教授,并出任新成立的“北平美术家协会”名誉会长。1953年,他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奖状,并当选为全国美协第一任理事会主席。在公众中,他又是新中国以来最被熟知的画家,其作品曾被大量印刷在热水瓶壁和洗脸盆底,他画的虾几乎家喻户晓。在当今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他尤其显赫:截至2009年9月底,其作品已成交7902件、总成交额29亿余元,在各类画家中遥遥领先。

      很多人知道,齐白石之所以能够从卑微老农跃升为中国画大家,最重要的事件当属其60岁时的“衰年变法”。

      齐白石1917年到北京躲避匪患,得到北京画坛领袖陈师曾的赏识,并接受陈的劝告“自出新意、变通画法”。他2年后再返北京,自创“红花墨叶派”。又过了3年,陈师曾携其画作到东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他名声大震、画价爆增,“2尺长的纸,卖到250银币”。其后,齐白石在海内外名声鹊起,外国人涌至家里买画,琉璃厂老板也格外热情起来。以至于他赋诗说:“一身画债终难了,晨起挥毫夜睡迟。晚岁破除年少懒,谁教姓字世都知。”

      对于齐白石的变法,人们一直很注意他所说的:“余平生工致画未足畅机,不愿再为”,以为是其锐意求新的个性使然。但实际上,他变法的根本原因,是艺术品市场的垄断竞争所致。

      所谓垄断竞争,是一种既有垄断因素、又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的特点有三:其一,厂商众多,每个厂商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市场价格,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其二,厂商规模较小,比较容易进出市场。其三,不同厂商的产品相似且互有差别。

      三者之中,产品差异是造成垄断竞争的根源。产品间的差异,包括质量差别、功用差别、销售差别、印象差别等。由于每家厂商所提供的产品相似、可以互相替代,会形成彼此的竞争;同时,由于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存在差别,他们对自己产品的价格有一定的垄断能力。每个厂商垄断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产品具有的差异化程度,差异越大垄断力越大。

      民国期间的艺术品市场相对自由,大量职业画家在为购藏者提供着各具特色的画作,齐白石当时面临的,正是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

      齐白石50多岁赴京时“识者寡”,每幅画仅2块银元,画价低迷的最主要原因是“画法太似、太拘谨”。陈师曾1917年在其《借山图》上题诗相劝:“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他洞彻“大笔墨之画难得形似,纤细笔墨之画难得传神”,悟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之后,终于开创全新画风。

      事实上,产品差异包括横向的“水平差异”和纵向的“垂直差异”两类。齐白石60岁衰年变法、使其作品与同时代的诸多画家区别,属于水平差异。而他后来不断超越自己,90岁后仍变法不止,则是追求产品的垂直差异了。对此,最为生动的一句话是他对弟子娄师白说的:“书画之事不要满足一时成就,要一变百变,才能独具一格。”

      当然,打造产品的差异性存在很大风险,齐白石决定变法时就不无悲壮地说:“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产品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自身质量的客观差异,还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评价。只有得到消费者差异偏好的认同,才可能在价格与同类产品相同、甚至略高时被优先接受。齐白石生逢其时,因为是由民间走出的文人画家,他抛却了传统文人画的隐逸出世观念,把劳动农民的气质自然地融入画作中,从而走出与大众亲近的新路。

      齐白石曾说:“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大涤子(石涛)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他最欣赏的这些画家,显然都属于反对成规、能别开生面者。不仅如此,其实凡在美术史上有所位置者,无不标新立异,而画家勇于创新的真实理由,几乎都是类似的垄断竞争的结果。只是,在不同时代,他们面临的消费者不同而已。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