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评论
少数民族美术题材与少数民族美术教育
来源:陈履生 2007-05-28 10:29:04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中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政治问题,而各民族团结的意义从1949年以来就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的意义。叶浅予先生1952年画的新年画《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就可以作一历史的说明。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对少数民族历史文物的收集整理,到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少数民族问题的社会内涵和意义。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少数民族的民间美术与艺术传统,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创作的文化资源,其题材、形象以及审美等给予20世纪美术创作以巨大的影响。而在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中,少数民族的服饰,少数民族的风情,在审美上又开阔了一个另类空间,相对于严肃的主题创作,因为民族问题而放松的另类要求,使得很多美术家都希望在少数民族题材中寻求审美的避风港。

  因此,从1954年集中出现的董希文的油画《春到西藏》,常书鸿的《蒙古包中》,赵望云的《雪天驮运图》,石鲁的《古长城外》,周昌谷的《两个羊羔》以及1955年黄胄的《洪荒风雪》、1956年黄永玉的《阿诗玛》,一直到“文革”之后深具影响力的袁运生的机场壁画《泼水节》和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以及“云南画派”等等,民族题材成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题材。而相关的代表作在这一时期的美术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也说明了这一题材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殊意义。1960年7月,在中国美协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的专题发言中,还特别安排官布作了《日益繁荣的少数民族美术》的发言,则可以作为这一问题的注解。

  无疑,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美术创作和少数民族美术家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这之中又不能不提少数民族美术教育。正像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艾比布拉·胡贾在“首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发展论坛”上所言,“少数民族美术教育是中国美术教育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在研究少数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历史发展时,就有必要去研究少数民族美术教育的问题。如果从1955年的“全国艺术教育会议”中提出的“招生工作中大力吸收工农子弟和少数民族学生入学的问题”算起,50余年来,少数民族的美术教育工作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国现有的6所高等民族院校中的美术教育自成系统,各具规模,其他民族地区的综合性大学,也建立了美术系科或专业,使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在整个中国美术教育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5月19日,来自全国17所民族高校的30多名美术教育专家、学者,参加了由中央民族大学与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发展论坛”,专家学者不仅共商少数民族美术教育发展大计,而且着力探讨少数民族美术教育的规律问题。这对新世纪少数民族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题材的美术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