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考古队专家:“魏武王”石牌是我亲手发掘的
选自:《广州日报》 2009-12-31 10:31:31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自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高调宣布,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被确定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后,连日来引发全国各方专家和网友们的如潮热论。

  为探寻这个今年重大考古发现是否存有更多的确凿证据,本报特派记者于昨日下午抵达位于河南安阳的曹操高陵所在地。仍在现场完成清理工作的考古队发掘专家尚金山明确向本报记者透露:被外界盛传缴于盗墓分子手中的重要证物——刻有“魏武王”石牌是由他亲手从遗址中发掘;该批石牌多达50多块,其中有4块都刻有“魏武王”字样。此外,根据骸骨旁边发掘的物件,他向记者提出一个惊人推断:在墓室中发现的两具女性骸骨,其中年长的一具可能是曹操的女侍卫!

  质疑一:石牌来自盗墓分子?

  回应:是我亲手发掘了50多块

  曹操高陵被确认消息公布后,知名收藏家马未都在自己的博客上表示,刻有“魏武王”的石牌与石枕,此两件最有力的铁证并不是考古的正规发掘,而是从盗墓分子手中缴获的。

  昨日在高陵发掘现场,曾参与广州南越王宫署发掘工作长达7年、仍在紧张进行墓室清理工作的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队专家尚金山明确回应,刻有“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等铭文的石牌是他亲自发掘出来的,“一共有50多块,其中4块刻有‘魏武王’字样,而刻有‘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的一块是最完整的,其余都是残缺不全的,因此在公布时,这块石牌被作为最重要的证据。”

  而对于确认该考古成果的另一个重要证物——刻有“魏武王常用慰项石”铭文的石枕,尚金山肯定地表示,这确实是从盗墓分子手中收缴,但是他听到盗墓分子亲口承认是从该墓中所取。

  质疑二:曹操从不称“魏武王”?

  专家:汉献帝追谥他为魏武王

  对于曹操墓的关键证物“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有网友提出质疑,曹操生前被汉献帝先后封为魏公和魏王,但从不称魏武公或魏武王。这情况到曹操死时都没变过。因而曹操下葬时如有陪葬物,是不可能铭刻题记为“魏武王”的。

  对此疑问,考古队领队潘伟斌接受记者采访指出,曹操是汉臣,是东汉政权的丞相,他死了之后,东汉政权汉献帝追谥他为魏武王。因此他认为,曹操墓里发掘的文物上面,没有刻写“魏武帝”而刻写“魏武王”,恰恰是合乎历史的。

  质疑三:墓室朝向何方?

  专家:骸骨头正朝向曹操老家

  曹操墓的朝向,也成为网友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曹操墓发掘现场实际有两座正在发掘的大墓,分别为一号墓和二号墓,相距20米左右,基本都是东西走向,两座墓基本平行。目前被认为是曹操墓的二号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墓,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斜坡墓道长39.5米,宽9.8米,最深处距地表约15米。

  昨日,参与现场发掘的尚金山告诉记者,按照正确的古葬法,墓主的遗体应该安放在后室的中部,并且头部朝向与墓室朝向一致。但是由于被盗墓多次,二号墓中的男性遗骨已经被破坏,头骨被移到了前室内,而其他骸骨则呈松散状态。“但是,从后室的摆放位置可以判断,原来的墓主头部应该是朝向东偏南20度方向,刚好直指曹操的老家——安徽亳州。”

  这一点,也成为尚金山认定曹操墓的理由之一。“至少我个人认为,这个曹操墓是真的。”他笑说。

  质疑四:墓葬不得有老婆相伴?

  回应:不是皇后应是侍卫和侍女

  在二号墓中,与男性骸骨同时被发掘的还包括两副女性骸骨。尚金山表示,其中一副为20多岁的年轻女性骸骨,另一副女性骸骨推断年龄在40多岁,不超过50岁。

  有网友发帖说,曹操有遗嘱墓葬里不得有妃子或者是老婆相伴,这两个人从何而来?

  尚金山表示,年长那名女性的骸骨是在后室的南边耳室中发掘的,发现时其遗体附近有很多散落的铜钉物件。“应该是铠甲上的钉子,因此我的推断是,这名骸骨应该是曹操身边的一个侍卫,即使是女侍卫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相对年轻的那一副女性骸骨是在后室的北边耳室中被发掘。他推断应为普通侍女。

  面对越来越多未解质疑

  河南省文物局:将集中进行回应

  连日来,民间对首度现身的曹操墓依然质疑不断,其中还不乏权威专家的声音。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先秦两汉文化研究专家黄震云就指出,画像石是墓室建筑构件,从目前的报道上看,画像石的内容是垓下之战。“既然曹丕已经篡汉,怎么会把歌颂汉代功绩的内容刻到画像石上?”同时,他指出,除了“魏武王常用挌虎大戟”等文字外,其他的石牌上还有“黄豆二升”、“刀尺一”等等,这些石牌更像是仓库里的说明牌,而不是墓葬所用。据他所知,汉代墓葬中很少有发掘出类似物品的。

  对于这些质疑,昨日记者咨询河南省文物局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将在合适时间对这些质疑进行集中回应。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