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上午,记者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站首页看到醒目位置上挂出《桑玉柱获奖资格被取消》和《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深入调查严格论证严肃处理决定取消桑玉柱金像奖获奖资格》两篇通告。据悉,1月11日下午,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组委会召开专门会议,决定立即取消桑玉柱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资格,收回获奖证书和奖杯并通报其工作单位。
这个处理结果的产生,距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部副主任许林在博客上爆出“金像奖得主涉嫌盗用他人作品参评”消息还不到一周,反应不可谓不快,效率不可谓不高,但组委会调查所采信的“作品系与他人共同创作”的结论一时难以服众。
“共同创作”疑点多
通告说:“在组委会组织的调查中,桑玉柱书面陈述此四幅作品系分别与本省摄影家孟铁、温波共同创作。此类作品无法真实地体现摄影家个体的创作水平及风格,不符合《中国摄影金像奖章程》总则中关于金像奖是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的规定,也不符合《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申报启事》第二条第1款中关于参评作品须是‘体现本人创作水平与风格的作品’的明确要求,因而不能用为中国摄影金像奖参评作品。桑玉柱在申报时未对此情况加以说明,使该组作品得以进入评选,这种做法是极为错误的。”
至于“共同创作”说从何而来,通告给出的理由是:“孟铁和温波二人均以书面陈述方式声明上述作品为共同创作,否认桑玉柱使用上述作品为‘盗用’或‘剽窃’。”
“如果是合作,为什么前几年就出画册,却没有桑玉柱的名字?既然是合作,金像奖为什么只有一个人的名字?”许林表示无法信服这个结论,他更进一步拿出两份支持“交易说”的证据:“共同创作”者之一温波于2009年11月14日发给年过80的吉林老摄影家郎琦的短信中写的“郎老,收到短信,我知道您对我的关心,爱护,桑给我打电话没有其他交易,只是说哥们都要好的,我也下不了决心”颇令人寻味。第二份证据更为直接,温波与桑玉柱“共同创作”的照片是和吉林省长白山市宣传干部肖鸣一起拍的,肖鸣曾对人透露,他们两人当时在长白山下住了5天才等到下雪,拍成照片,没有桑玉柱在场。
调查严肃性受质疑
12日下午3点,举报人郎琦借许林的博客发表声明,声明中谈及中国摄影家协会的调查过程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此次派两名普通工作人员来到吉林省,前后仅几天时间。据说只找温波、孟铁做了‘沟通’,找我和另外几个人谈了话。然后火速返京,又异常高效地研究出台了这个处理意见。”郎琦说:“我认为撤消桑玉柱的金像奖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我对调查的过程、‘共作创作’的提法和最后处理结果是有意见的。这个处理意见是经上下串通交易、企图蒙混过关的‘作品’。”他还透露:桑在2005年操办的《山魂雪韵》画册,盗用吉林市摄影家李柔韧、李文学的摄影作品达21幅之多,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三厅有案可查,但这些事实没有引起调查组的重视。
摄影界成名利场
记者了解到,作为吉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桑玉柱不仅在长白山拍摄风光片,还曾在松原市的查干湖多次拍摄“冬捕”照片,并结集出版。记者11日联系了供职于吉林省松原市文联的两位摄影爱好者,从侧面了解到,桑玉柱“性格不错,也挺勤快,就是一个毛病不好,喜欢购买别人的底片,说是自己拍的”,他们对于桑玉柱这次惹的“麻烦”一点也不觉得意外,但笑而不语。
在乱象丛生之中,坚持“造假说”的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贺延光叹息“摄影本来是很有意思的,但现在类似金像奖造假的事却愈演愈烈,摄影界已变成名利场”。
综合评论
摄影界成名利场?所谓"共同创作"疑点多难以服众
| 相关文章>>更多
普京含泪宣布大选获胜 培养摄影新人 首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开幕 第六届阿联酋国际摄影大赛颁奖 中国5位摄影师获奖 俄罗斯孩子的微笑 人和动物 影像艺术收藏走进春天里 为了创造美好的社会 为了创造美好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