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吸引了不少观众
西方的表现形式,东方的意蕴内涵。1月22日,由深圳美术馆主办、武汉美术馆协办的“你西我东——中国当代艺术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向深圳观众展示了东西方融合交汇的当代艺术形态。本次展览由《当代美术家》主编俞可、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鲁虹共同策划,展出了陈卫闽、戴耘、傅中望、洪磊等15位艺术家的30余件力作。
由深圳美术馆主办的“当代艺术与艺术史写作——第四届深圳美术馆论坛”也在展览期间举办,20多位当代艺术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和一些青年学者齐聚深圳,围绕当代艺术与艺术史的写作问题展开探讨。
多种形式展现中国元素
强调当代与传统的联系跨界探讨艺术史写作
一张手术床、一套普通的睡衣和投射在睡衣上的一段影像,组成了艺术家胡介鸣的装置作品《几十天和几十年》。艺术家用这样日常与非日常物品的融合,把时光的脚步放大,让观众在展览中看到被投影照射的部分一天天变旧的过程。投影记录下的是公园湖景的一角,看上去就像一幅静谧的水墨画,放在这样现代的一个装置里,碰撞出奇特的艺术感受。
“艺术中的中国元素当然绝对不止是水墨画”,策展人鲁虹说。中药、蚕丝、建筑等多种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元素都或明显或隐晦地出现在当代艺术作品中,“你西我东——当代艺术展”正是展现出这样一种多元的艺术图景。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一部分中国当代艺术家从最初的模仿和借鉴,开始摸索和尝试中国当代艺术新的发展方向。这次展览受邀参展的均为当下国内优秀的艺术家,多数人正处于创作巅峰,非常有活力。展出的作品有油画、装置、雕塑、影像以及观念摄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这些来自于不同地区的艺术作品,为理解和认识当下生活提供了视觉的解读,增加了艺术的维度。
强调当代与传统的联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当代艺术怎样突出自己的原创性?这几乎是当代艺术永恒的话题,“你西我东”策展人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具有实验精神与独立意识的艺术作品。比如傅中望的《八方神》,这件木漆雕塑借鉴了西方结构主义创作手法,同时也使用了中国建筑中的榫铆结构。
中国当代艺术无论是观念还是形式都比较西方化,鲁虹认为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的问题。“现在的当代艺术作品不仅要学习西方,更重要的是要突出与传统文化的联系。”雕塑家戴耘是此次展览唯一的一位深圳艺术家,他的作品《琴砖》用青砖、钢筋和水泥做成了一具古琴形状的雕塑。而观念摄影家洪磊的作品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幅幅留白泼墨的中国山水画,体现出作者对中国古代书画的热爱。
此次展览的作品无论是在题材还是媒介都新颖多样,展现了东西方艺术既碰撞又融合的态势。
跨界探讨艺术史写作
展厅的一角还有一个小小的书展,展出了一些当代艺术史学著作,这是专门为了配合“第四届深圳美术馆论坛”而设的。展览开幕的第二天,深圳美术馆举行了“第四届深圳美术馆论坛”系列学术活动,主要进行了“当代艺术与艺术史写作”的讨论。
两年一度的“深圳美术馆论坛”已经成功举办三届。2003年,深圳美术馆成功策划并举办了以“共生和互动”为主题的第一届研讨会,对20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和批评进行了梳理总结; 2005年,第二届论坛以“当代艺术的社会学转向”为主题,针对当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了探讨;2007年,“第三届深圳美术馆论坛”从“媒介、图像、市场”这几个关键词来深入剖析当代艺术创作、批评及与艺术传播等等之间的内在关系。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当代艺术与艺术史写作”,通过对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案例的讨论,引申出批评家们对中国当代艺术史写作的观念。
对于当代艺术是否应该写史,学界其实多有争论。在西方史学家看来,历史学家只能书写20年以前的历史,这样才能保持真实客观的态度。鲁虹却认为,中国一向有书写当代史的传统,只要不因为情感因素混淆学术探讨,当代人完全可以书写这短短30年的当代艺术史。当然,在写作者和当代艺术界仍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时候,书写当代艺术史无疑也面临很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