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养一个孩子花100万(内容来源:南方日报)
一直以来,大家普遍认为,有孩子的家庭才是完整的“幸福家庭”。然而,在一部分人感觉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幸福感越来越低的状况下,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甜蜜而沉重的负担。近日,一篇《80后准妈妈怕生子后成“孩奴”患上忧郁症》的帖子走红网络,也使得“孩奴”继“卡奴”、“车奴”、“房奴”之后,成为80后的又一重身份,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思考。
名词解释
“孩奴”是一种新名称,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当上“孩奴”的人,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费,不敢轻易换工作。
“你这一个小东西儿,吃进去的奶粉,进口的100多块钱,拉出来要用尿不湿,名牌的又要100多块钱,进出都要钱,你整个儿一双向收费啊!”《蜗居》里的这句经典台词让很多人如遇知音。
近日,某论坛上又刊登了一则《80后准妈妈怕生子后成“孩奴”患上忧郁症》的帖子,文中提到一名80后的准妈妈,恐惧未来的日子自己会因为孩子而未老先衰,每天唯一的任务就是拼命挣钱养孩子,结果导致得了抑郁症。此帖一出,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热议,尤其是80后网民感慨更多。
现象分析
“孩奴”的现实压力———大城市养一个孩子要花100万?
去年有专家计算,在一座大城市养大一个孩子的花销在50万元左右。然而不少家长却表示,各项育儿花费的总数,应该远超这个数字,差不多要100万元。在如此巨大的经济压力下,难怪有家长解嘲道:“生孩子就是被套牢,股票还可以解套,这只股却永远也解不了。”一些80后表示,实在是要不起孩子,甚至称自己患了“孩奴恐惧症”。
第一步:生个孩子动辄几千上万元
首先,现在生孩子的费用不菲。新华社的一则消息称:如今生育一个孩子需要四五千甚至上万元不等。许多大城市的医院,尤其是三级甲等医院,生个孩子的费用较20多年前涨了上百倍。据一位妇产科专家介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个孩子只要几元钱,80年代四五百元,90年代则要两三千元,现在已上涨到四五千元。而我们从娱乐圈和富豪家庭听到的消息更是惊人,那些妈妈们住的贵族产房,一天费用就是好几千甚至上万元。
第二步:学前教育是个“无底洞”
从0岁到6岁的学前阶段,育儿花销大体包括:奶粉、尿布、辅食、水果、早教、医疗、玩具、衣服、保姆、保险、旅游,每一项都是不少的开支。算下来,很多都达到了五六万元,甚至有的跟帖说光早教就每月上万元。
不少年轻父母把新生儿接回家,第一笔花出去的钱就是请月嫂。“我去找的时候,就剩俩月嫂,一个5100,一个4800,我选了便宜的那个。”一名爸爸无奈地说,“这倒好,我这个月的工资原封没动都给月嫂了。”而高额的奶粉钱也愁坏了父母,连明星也四处声称,要为孩子努力赚奶粉钱。一罐900克的奶粉最少也要100多元,一个月至少两三罐,现在流行的各式各样让婴儿脑部发育均衡的奶粉和进口奶粉价格更高,为了孩子能聪明伶俐,健康成长,家长宁肯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买好奶粉。一名妈妈由衷地对记者说:“母乳喂养就是好,先不说宝宝健康,还能省钱!”玩具和衣服是另一项重头开销,如今一般的品牌童装一套最少一二百元,进口牌子价格更要翻番;玩具的价格就更高了,一套乐高积木上千元,一般的遥控车、芭比娃娃都要数百元。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花钱再次升级。很多孩子被送进双语幼儿园,家长一边欣慰“孩子英语单词比我认的还多”,一边咬牙坚持:“月供一两千元,甚至更多的学费。然后是伙食费、才艺费、保姆费、衣服玩乐、旅游、看病……”
第三步:教育大计多少钱都不嫌多
孩子上学之后,为孩子花钱的重头戏才刚开场,虽说有9年的义务制教育,可家长花的钱一点都省不下。在一些教育论坛里,家长们一个个都语出惊人,大家一致认为,择校费和培训班这两项花费,就几乎要了自己的老命。
一个妈妈称,今年经历儿子小升初,大人孩子就像扒了一层皮,从一个月上万元的冲刺考级班、口语集训班,到托关系走人情的“交际费”,到最后的择校费,为了上这所重点中学花了将近20万元。而另一个妈妈则跟帖说:“今年我花不到20万元上了一所重点小学,不过是带初中一起的,免了小升初的麻烦,这样算起来还是合算的……”即使孩子不是面临升学,各种培训班加起来也绝对价钱不菲。另一个妈妈算了一下,她儿子小学二年级,目前课外在上奥数、外语、作文培训,此外还有游泳、钢琴和画画三个兴趣班,每月花费3000多元,“这还是普通等级的,如果老师是特级的,费用会翻番。”
千辛万苦把孩子送进大学之后,家长还是不能松劲。大学四年,一个孩子一般的花费大概要10万元。如果去香港上大学,四年至少40万元,去美国读大学则每年要15万元到60万元。
教育负担之重,确实压得家长们抬不起头。日前,有一项对2157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4.7%的人感觉教育支出已是城乡普通家庭的极大负担;36.2%的人每年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10%至30%;29.5%的人达到30%至50%;12.8%的人达到50%至80%;8.4%的人甚至达到了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