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
“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展·颜文樑艺术大展”北京展出
“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颜文樑艺术大展”将于2010年3月26日至5月10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据悉该展览是继“徐悲鸿艺术大展”和“刘海粟艺术大展”后,炎黄艺术馆推出的第三场中国现代美术奠基人系列展。本次展览是迄今颜文樑大师在北京的第一个大型艺术展,包括《厨房》、《重泊枫桥》、《石湖串月》、《国庆十周年》、《祖国颂》等在内的60多件作品,为颜文樑各个时期的代表作。
中国尚无油画之前就自制油画颜料作画
苏州美术馆副馆长杨文涛对本报记者介绍说,颜文樑自幼爱涂抹,喜欢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11岁时,随父亲颜元(近代苏州名画家,任伯年弟子)学习中国画,临摹《芥子园画谱》。12岁摹胡三桥画稿《钟馗》,即能“高浑独创”,受到吴昌硕的嘉许。16岁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当技术学生,初学西画。1912年19岁时辞职,回苏州专习绘画,并以此作为终身事业。颜文樑求知欲极浓,勇于创造。20世纪初,中国还没有油画,他便自行摸索试验,反复研制油画笔、油画布和油画颜料,并终于以自制的中国油画颜料绘成《石湖串月》和《飞艇》等作品。从目前留下的几幅粉画、水彩画看,他的写实能力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已非常高超,其精确的刻画程度与艺术感染力,至今仍让人叹为观止。《画室》、《厨房》、《肉店》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1928年,颜文樑35岁,在徐悲鸿的敦促下,赴法国留学,拜访了80高龄的达仰布凡勒,并经其介绍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在此期间,他还游历了比利时、英国、意大利等国。通过在国外几年的学习、参观、写生,他的画风大变。他早期较注重透视、构图,调子也较为清冷。游欧之后,则迷恋色彩,情调豁然开朗。且越到晚年,画风越是热烈绚丽,甚至到了一种孩提般的乐观程度。他说,画要让人看了开心。
对话苏州美术馆副馆长杨文涛——
他办学提倡
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
广州日报: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此次展出的作品,是否有一些作品为首次露面?
杨文涛:展览作品来自于三家美术馆,可以说是颜先生一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次全部展出了。比如,他最早的一件作品《厨房》,是一件粉画作品,这幅作品曾在欧洲的一个沙龙上获奖,是中国画家首次在欧洲获此奖项的作品,也是颜先生早期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本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是在苏州以外的地方首次露面,尤其是《厨房》这件作品,是在国内首次亮相,由于它是色粉画,极难保存,因此几乎从未展览过。
广州日报:颜先生留给您的印象如何?
杨文涛:我曾经听过不少关于颜先生的故事,他为人非常厚道,在学校里教学,他要求学生必须要“仁”和“忍”。此外,颜先生办学提倡实用,提倡把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他的学生钱永俊带领的团队创作的《小蝌蚪找妈妈》,是新中国第一部美术片。生活中的颜先生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即使在他90高龄时,他依然保持着一个习惯,那就是无论到访的是年轻人还是老者,临走时他都要亲自送到胡同口,看到客人慢慢走远才肯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