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文化财经
中国划定新经济地图 13个区域规划升为国家战略
华夏时报 2010-07-24 16:34:4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本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正在履行报批程序。”7月22日,针对正在进行的《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编制工作,发改委地区司一位官员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不仅如此,本报记者还获悉,中部省份河南也在编制规划。“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关键位置。”河南大学教授王发曾表示,区域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河南也不愿被遗忘。

   事实上,随着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被圈定,在此之前的一两年内,区域经济规划已鱼贯而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八大经济圈”陆续划定,13个区域发展规划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

   “这些区域性政策的制定,绝不是杂乱无章的,不是说地方的领导一跑,就能够上升到国家战略。”在最近一次国新办新闻发布后,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据范恒山透露,作为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并非是简单的地方博弈结果,而是始终按照三条线索来推进:加快重点地区发展、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围绕地区区域开拓空间。

   在新经济地图形成之时,各个区域内部的整合、提升、嬗变,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部大戏,小圈圈带动大圈圈发展的大戏,且已形成东、中、西部并行的新区域经济版图。

   新经济地图

   一张全新的经济地图行至2010年年中就已基本定版。补上最后一块重要版图的正是被寄予厚望的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

   而在此之前,不但有旧版的区域规划被强化和扩容,还有越来越多的新版图被提出。

   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扩容,范围从原来的4区扩大到全市。当日,厦门经济特区也扩大到全市。

   此前的6月18日,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中国内陆惟一的国家级新区。“新区的成立只是此轮调整的第一步。”

   据悉,西部的两江新区,将享受国家给予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等。

   “在国家战略上,两江新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事件。”重庆大学副校长陈德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首先,上升到国家层面的规划所选择的地区,体现了国家战略指向;其次,体现了地区的比较优势。”范恒山曾撰文指出,长三角就是把国家要求落实到了地方规划中。

   而发改委已公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将成为未来5到10年中部地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目的是将把中部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的市场需求。最近几年,国家较多地使用了区域政策,有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时至今日,中国已有数个城市陆续进行了大手笔调整行政区划,除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厦门等核心城市外,部分大中城市也着手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

   这场罕见的高层级行政区划调整,目标则直指行政为经济让路。

   “与上一轮县改市不同,此轮区划调整的行政层级更高。”广东省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宋劲松认为,在一个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产业集群、城市群等过渡形式,政府必然会给予一些促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圈子选择有深意

   区域就是一个圈子。

   “下一步,西部大开发将掀起新一轮的高潮。”一位税务专家说。7月5日到6日举行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传出的消息称,能源资源优化利用、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下一个10年发展的关键词。

   不过,二季度经济发展速度回落,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出人意料。这从决策层的行动不难看出,6月29日至7月9日,中央和地方层面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就罕有地达到6次。

   此轮调研始自5月中旬温家宝在天津的考察,进入6月、7月显得更为迫切且密集,中央领导分赴9省市,足迹遍布东部沿海、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内陆等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考察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被决策层屡屡提及。一位参与过考察的官员告诉记者,这轮调研与近期国家批复的区域发展规划紧密联系。

   7月9日至1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了3家国有大型机械制造企业;温家宝在6月26日和7月2日分赴浙江、湖南考察等;副总理李克强在河北对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企业开展调研。

   在此次调研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决策层强调,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以及高端制造产业等,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节能减排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方面。温家宝在天津考察时强调:一要严控高耗能、高排放:二要用法律手段推进节能减排。“这样的区域调研选择,显然颇有深意。”多位经济学家这样评价。

   “上述区域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有专家建议,今后国家应该把缩小差距落实到一些更有实质性意义的指标上,比如人均收入的差距、人均GDP的差距、公共服务均等化。

   早在5年前,广州市就撤销了东山区、芳村区,设立广州市南沙区、萝岗区。有专家认为,正是5年前广州成功的行政区划改革,给经济发展腾出了足够的空间。

   “区划合并后,可以减少政府编制。”广州社科院城市公共研究所所长刘江华表示。

   在回答“中国经济为什么企稳回升”的问题时,范恒山不假思索地说:“是一个个地区政策支撑的。”

   而对区域规划是否会像撒胡椒面一样的疑问,范恒山给记者的明确答复是:“‘国’字号规划不会遍地开花。”

   事实也证明,不同的区域规划改变了长期以来东部增长速度超过中西部的格局。自2008年开始,中西部和东北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未来上升到国家规划层面的地区,经济增长的势头还会加快。”范恒山说。

   三条路径

   圈子思路变得越发清晰。

   “尚未有规划的省份,也纷纷加紧报制。”陈德敏说。据范恒山介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国家战略的规划或者政策性文件大体来源于两方面:一是源于国家层面的区域性政策文件,二是地方的实践探索。

   一位发改委官员透露,在审批区域规划的过程中,始终按照三条线索来推进:加快重点地区发展、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围绕地区区域开拓空间。

   具体操作方式是,地方把自己制定的方案上报给中央后,一般由发改委组织上百人的团队实地调查,与地方协商制定方案。现在已出台的规划无非两类:一是培育经济增长极,如长三角、珠江三角等;二是特别重视不发达地区的规划。

   “这一轮中央政府批复的区域规划中,并不是着眼于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多少投资项目,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主权力。”上述发改委的官员说,如果每个区域都批复一个规划,根本不现实。

   在区域规划的背景下,中部6省、成渝地区得到国家资金和政策的高度关注,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开工,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而经济增幅放缓的东部也没有停下来,如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世博会、“大浦东”、迪士尼项目都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今,区域经济正以一个全新的概念,促进着中国经济继续较快发展。“通过一个小圈圈的促动,进而带动一个大圈圈,大圈圈与小圈圈之间串连成片,这是刺激经济的一个创新做法。”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认为。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表示,随着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核心经济圈带进入多元化调整重组过程,全国将形成几个核心经济圈带。

   “在沿海核心经济圈将得到提升的同时,内地将形成新的极化核心经济带。”著名区域经济学家林凌告诉记者。

   这样一个又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圈,从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以及东部率先发展,构成了国家区域发展的基本内容,这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被概括为国家总体战略。去年,中国经济超额完成“保八”目标,26个省的GDP增速超过10%。“区域政策的效果不容忽视。”范恒山说。

   东中西部的差距正在缩小。统计局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八五”期间东部地区GDP的增收比西部地区高5个百分点,到了“九五”已经缩小到2.1个百分点,到了“十五”缩小到1.74个百分点。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