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图片来源:资料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范璟 北京报道
7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标准普尔之中国论坛上称,中国应该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和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的制定,提升中国金融业竞争力。
“中国应该加快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和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的制定,让金融机构置之死地而后生,这是提升中国金融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吴晓灵说。
她统计,中国在上个世纪末关闭了几百家信托投资公司,几百家的城市信用社;2004年左右关闭了十几家证券公司,到现在为止,依然有一些机构不够健康。
她打比方道:“为什么老年人活得比较仔细?因为面临着死亡。年轻人为什么活得不在意?因为生命还很长。我们的金融机构只有面临破产威胁时,才可以如履薄冰地谨慎经营。”存款保险制度则可在金融机构破产时,保护小额存款人的利益。
保额定在20万?
吴晓灵透露,根据2009年人民银行的调查结果,如果把赔付限额设定在20万元,则存款保险客户覆盖率为99.2%,受保存款资金占比为37.8%。
在历经多年仍难产的情况下,吴晓灵透露的消息,或许代表了存款保险制度的最新研究成果。因为无论赔付数额,还是存款保险客户覆盖率,20万元保额所达到的效果都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标准非常相似。
2008年10月3日前,FDIC存款保险的基本保额为10万美金。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被永久提高为25万美金。FDIC主席希腊拜尔认为,90%的个人账户可以被覆盖,是设定存款保险保额的关键标准。而在2007年,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会见希腊拜尔时曾表示,央行正在考虑成立存款保险公司,会高度重视FDIC的模式和经验。
不过,如果保额定在20万元,银行一旦发生倒闭,储蓄额超过20万元的大客户将蒙受损失。对此,吴晓灵认为,大客户的权利在于可以自由选择银行。“大客户不给予更多的保护,(这种风险)可以使他们更关注银行的健康经营,促使他们更好地选择银行。市场对银行的选择应该说是对经营者的一种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