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宏观上,我们应该逐渐建立以下两方面的观念,为收藏文化开路——
第一方面,必须高度评价文化的物态方式和感性存在,不要继续过度地迷恋文本记述和空洞概念。发现和收藏一批古代作品,其意义不下于撰写一部中国文化史;选择并收藏一批现代作品,其意义不下于发表大篇抽象的评论。只可惜,我们的文化永远是评论太多,作品太少,而物态的感性作品则更少。
重视了文化的感性物态性质,随之而来,也就会重视文化的制作工艺和生态背景。这会使我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更加健全。青铜器的铸造工艺,陶瓷的制作工艺,玉器的雕琢工艺,甚至包括书画的材质、颜料的成分等等,都是一个时代文明水平的准确体现。这些工艺,历来被看作是工匠们的低层劳作,几乎不见之于史册文档,但在我看来,却比书面文本更全面地反映了万家灯火、千家炊烟间的正常生态,应该成为文化的关注中心。
第二方面,必须郑重面对文化的市场流通机制和私人守护方式,并把它们看作文化的重要存在状态。我们应该明白,当今天的收藏家们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件件古代作品进行价值评判的时候,并不仅仅是见钱眼开,实际是找到了社会民众亲近文化的直接方式,也找到了现代人接纳古代人的诚恳方式。我建议中国文人,即使不想从事收藏,也要关注一下收藏界的活动方式。这会使我们更真切地感受文化的另一种“活法”。
选自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名家谈收藏文化篇(下)》P1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