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艾未未带领1001人去卡塞尔创造作品《童话》
来源:新京报 2007-06-08 10:10:4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艾未未本人

    作品《童话》参加卡塞尔文献展,首批参与者201人12日出发,部分人遭遇拒签。

    艾未未的博客图片显示,他的前期部队正忙着搭建这样一个木制建筑。有点像很多中国窗户拼成的交叉状大门。

    包括农民、失业人员、高校学生、摇滚歌手、白领、道士在内的1001人,近期将齐赴德国卡塞尔。他们都是艺术家艾未未策划的作品《童话》的一部分。昨天记者连线正在卡塞尔布展的艾未未,他表示,第一组201个人将于6月12日出发,在卡塞尔呆9天,目前签证情况顺利。至于作品的具体计划,他表示“太复杂,说不清楚”。记者在采访部分参与者时,他们表示,自己被允许脱离主办方组织的活动,“自己去玩”。

  提供两层厂房居住

    今年2月底,艾未未在博客上贴出一份招募启事,消息登出后,三天里就有超过3000个人报名,原定截至一个月的报名时间在一个星期左右就停止了。此后,每个参与者都得到了一个黑白相间的旅行箱,里面装着电脑包、毛巾被、带草本植物清香的枕头和上面标着“1001=1”的毛巾。

    据悉,艾未未的画廊拥有者UrsMeile,通过两家瑞士基金会申请到了310万欧元。这笔钱将大部分花在这1001个人的交通费和住宿费上。所有的人将分五批坐飞机飞往德国。至于住处,主办方表示,将提供一幢二层厂式楼房用于参与者在卡塞尔期间的住宿,楼上楼下各为长60米×宽20米×高4米的开放式空间,男女分层居住。

    个人床位规格为长2米×宽0.8米,床上用具完备。但参与者也可申请住在朋友家。

  部分人遭遇拒签

    记者连线到正在卡塞尔布展的艾未未,他表示,目前进展非常顺利,在德国有个20人的小组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另外还有20人的当地志愿者帮忙。他表示,签证工作也很顺利。据悉,因为得到了卡塞尔文献展主席的支持,德国使馆在签证上给予了很大的便利。任艳丽说,很多人因为半信半疑,又是第一次出国,申请材料都不齐全,但签证还是很顺利。

    不过,也有遭到拒签的。

    在北京居住的诗人苏非舒就是第一个遭到拒签的。今年5月11日,《童话》组织方告知他这一消息,而使馆方面也没有说明拒签的理由。

    签证处指出了这样做的法律依据:“入境前拒发签证和对其做某种限制无需说明理由和提供法律求助指导。在边境上做出上述拒绝也无需用书面形式。”

    参与者可以“自己去玩”

    很多参加者并不清楚作品的具体计划。媒体从业者陈怡说,自己就是本着去玩的想法才报名的,不过她说,报名本身就体现了“童话”性:“主办方说只有相信童话的人才能拥有童话。报名时,很多人可能就稍微犹豫了一下,就错过了这次机会,我想最后参加活动都是挺单纯,相信童话的人。”

    任艳丽说,报名后,她收到组织者发来的邮件,声明艺术家可以使用参与者的肖像权,但也可以不参加主办方的行程,自己去玩。此外,主办方希望参与者“志愿参加”一些做饭、清洁、导游等活动。

    德国媒体称:“这个作品本身想表明什么不清楚,但可想而知,它会给人一个印象:中国人如果真的全往欧洲涌来,那怎么办?”据悉,卡塞尔文献展从6月16日到9月23日举行,艾未未的活动则从6月12日开始持续到7月14日。

    参与者说

    陈怡(媒体从业人员)我以前也采访过艾未未,在一个网站上看到报名信息后参加了。主办方的报名说明中说,只有相信童话的人才会有童话,的确如此,有些人犹豫了一下就错过了。这次活动应该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碰撞,选出的人也代表了最普通的中国人。我自己参加更多是为了玩。

    任艳丽(大四学生)在学校bbs艺术版看到消息。这么大规模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有很大的影响,能产生规模效应,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外国人的好奇心,好像“看”与“被看”的关系。免费去当然好,不过艺术家以后还可以从肖像等方面得到一些后续收益。我主要是想去卡塞尔看看艺术大师。

  创作意图

    把中国的现实带过去个人的体验和感观才是人觉悟的最初部分。因此我想通过把中国的社会现状带到卡塞尔去,让西方人看到一个中国当代的社会样本。1001这个数字只是比较好记。《童话》不是行为艺术,而更像是一次“艺术的社会实践”。

    外界评论

    艺术评论家朱其:“作品大胆而自信”艾未未大部分的艺术作品都受到了杜尚“社会游戏”概念的影响,这次这么大规模的活动也暗喻了没落贵族似的欧洲,面临经济越来越强大的中国时的一种矛盾心态。现在的艾未未完全是很大胆地做一些艺术家本能的东西,我觉得这至少体现了一种自信吧。

    旅法艺术评论家费大为:“好不好还要看细节”项目还没开始,很难评价。即使一个艺术想法很好,也要看在实现过程中各个环节和细节表现得怎么样。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