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虢国青铜器复制品上海巡回展
2006-12-19 09:47:57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虢国青铜器介绍:

    一、饪食器和礼器类:

  1. 大克鼎,鼎历来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是旌攻记绩的礼器,周代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2. 大奚方鼎,在商周时期,鼎不仅是实用品,也是奴隶主贵族身份和权势的象征。鼎的使用有着严格的制度。等级越高,数目越多,反之则少。
  3. 厚卓大方鼎,腹呈长方形,双立耳、折沿、柱足渐细。腹、足铭铸有饕餮兽面纹,整器造型给人以厚重之美感,巍巍矗立,气魄不凡。
  4. 虢季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形状似鼎而空足,为侈口,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相当于今天的碗,一般以鬲二、四器与列鼎三、五组合。
  5. 方甗,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中部有一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也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成套出现。
  6. 阳燧,据《周礼·秋官》中记载:“有人掌以天燧,取火于日。”阳燧呈圆形凹面铜镜式样,古人用以聚集日光取火。作为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物,其代表了古代当时科学技术的最高成就。

    二、盛食器和礼器类:

  1. 虢季簋,流行于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于放置煮熟的饭食,同时也是商周时重要的礼器,与鼎等器物一样,都有标志奴隶主身份高低的作用。宴享和祭祀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
  2. 虢季簠,是礼仪活动时盛放黍、稷、稻、梁的青铜礼器。流行于西周末春秋初。它的形状以几何为主,盖和器形状相同,上下对称,合起来为一体,分开为两个器皿,使用时极为方便。
  3. 兽叔盨,与盛肉类的鼎相配,专用于置放稷、稻、梁等饭食。它的出现,反映了古人重食器、讲究器型变异的风气。有了食物就可能万年无疆,子子孙孙们可以永远使用。

    三、盛酒器和水器类:
    注:古人讲究[无酒不成礼],酒是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宾会客等活动的必备之物,同时也是礼器,是权利与身份的象征。水器本身也系礼器,商周时期,贵族在祭神、祭祖、宴前饭后要进行严格的洗盥之礼。

  1. 虢季铜圆壶,流行于商至汉代。
  2. 龙纹盉,流行于商代至战国,主要用途是盛水以调酒。
  3. 莲体方壶,流行于商至汉代。

    四、盛酒器和礼器:

  1. 大、小爵杯,流行于西周时期,前部有流,后部设尾,流处竖菌形双柱,腹部外表面装饰兽面铭纹,铸造工艺精致,造型流畅优美。爵杯既是古代饮酒器皿,同时也作为我国最早的青铜礼器,是拥有者权利与身份的象征。
  2. 方尊,流行于西周时期。
  3. 铜方彝,流行于西周时期,长方形酒器。带盖、直口,四壁作弧线状,腹鼓出,圈足,盖及器身的四角与中部各有一条凸起的扉棱相对,盖正脊中间立一钮,呈四面坡屋顶样式,通体铭纹丰富,并以夔纹为主题纹饰,精美绝伦。
  4. 癸殳古方尊,流行于西周时期,是癸殳古所铸的奉养礼器(注:癸殳为一个字),方体,圆口,折肩。颈饰兽面纹组成的仰叶纹,下围以鸟纹,肩饰龙纹,四隅置有曲折角型的象首,腹饰大兽面纹,细雷纹刻划精细而劲利,整器造型极为规整
  5.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