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马未都,对收藏感兴趣的人可谓无人不晓。他是中国第一座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主人。作为著名收藏家和鉴定家,马未都敏锐洞察真伪的眼力和颇具传奇色彩的收藏经历使收藏界的人津津乐道。6月5日,北京日报社特邀马未都先生作了一场关于“中国人的收藏”的讲座。
收藏之所以诱人,藏品增值无疑是最直接原因。中国文物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以个人智力财力精力与之挑战,败多胜少,刺激无穷,这对现代生活富足的老百姓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并且乐此不疲。
马未都先生介绍,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四次“收藏热”,且大都形成于物阜民丰之际——宋、明、清和民国时期。一般说来,收藏热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得到官方的许可,不管这种许可是提倡还是默许;二是在收藏热的时期,出版物集中出版,今天能看到的大部分有关中国文物研究的书都是在收藏兴盛时期出版的。
“我们熟知的宋徽宗,就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在政治上的作为远不及他在艺术上的贡献。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艺术造诣的皇帝,如今,我们仍然能读到时隔千年的成书于北宋年间的有关收藏的各类书籍。清朝的乾隆皇帝更是自不待言,他是一位颇有眼光的书画及古玩的鉴赏家和古往今来搜罗最富的收藏家。”
提起马未都,对收藏感兴趣的人可谓无人不晓。他是中国第一座私立博物馆“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主人。作为著名收藏家和鉴定家,马未都敏锐洞察真伪的眼力和颇具传奇色彩的收藏经历使收藏界的人津津乐道。6月5日,北京日报社特邀马未都先生作了一场关于“中国人的收藏”的讲座。
收藏之所以诱人,藏品增值无疑是最直接原因。中国文物浩如烟海,种类繁多,以个人智力财力精力与之挑战,败多胜少,刺激无穷,这对现代生活富足的老百姓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并且乐此不疲。
马未都先生介绍,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四次“收藏热”,且大都形成于物阜民丰之际——宋、明、清和民国时期。一般说来,收藏热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标志:一是得到官方的许可,不管这种许可是提倡还是默许;二是在收藏热的时期,出版物集中出版,今天能看到的大部分有关中国文物研究的书都是在收藏兴盛时期出版的。
“我们熟知的宋徽宗,就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在政治上的作为远不及他在艺术上的贡献。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艺术造诣的皇帝,如今,我们仍然能读到时隔千年的成书于北宋年间的有关收藏的各类书籍。清朝的乾隆皇帝更是自不待言,他是一位颇有眼光的书画及古玩的鉴赏家和古往今来搜罗最富的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