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庆祝香港特区成立十周年重要活动之一的“三星闪耀、金沙流采-神秘的古蜀文明”于六月六日至九日在香港展出。五月二十八日,一百二十件文物珍品从四川成都运抵香港文化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媒体介绍三星堆二号坑出土的“铜纵目面具”。据说﹐该文物可能是蜀人对先祖崇拜的象征。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自成一系,佐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论说。 中新社发 王丽南 摄
百多件在四川三星堆及金沙出土的珍贵文物,今日起至9月9日于香港文化博物馆展出。大部分展品首次在港展出,包括多件国家一级文物。
这次展览名为“三星闪烁金沙流采—神秘的古蜀文明”,由四川省文物管理局与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合办,是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其中一项重要节目。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于昨日展览开幕礼上致辞时表示,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举办是次展览,除了令香港市民有机会目睹灿烂的古蜀文明外,更令香港市民理解到中华文明的包容和广大。
是次展览从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博物院和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精选120多件珍品。包括戴金面罩铜人头像和金杖,可知古蜀人已掌握黄金开采、冶炼和制作技术。金杖属国家一级文物,标志着王权和神权,三组纹饰以鸟、鱼、箭、人头组成。另外有玉琮、玉璋、陶器等。最大的展品是铜纵目面具,66厘米高,宽138厘米。面具上有一对极度夸张的眼球和耳朵,它是神话中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综合体,同时证明蜀人已掌握了制炼青铜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