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文革”宣传画的收藏及其他
作 者:庞艺影(中国文物信息网) 2006-12-20 11:19:57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收藏“文革”宣传画的现象和收藏各类古玩一样,主要萌发于人们的收藏意识,它作为一个时代的画种及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宣传工具,目前在国内古玩市场的流通渠道中日益受到藏家见好。据报刊称,2004年有一幅文革宣传画还进入了北京中国书店拍卖市场,众所周知,拍坛信息对市场具有一定的互动作用,再加上“文革”宣传画的来源日少,故目前行情仍有上升。
  
    年轻的藏友也许对当年“文革”宣传画的发行和张贴的历史场景没有很多的印象,然而,凡是从“文革”岁月过来的人,只要一看到它,东西南北或上下左右的中国人都容易勾起对往事的各种回忆。随着国内外学者(国内如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印红标先生)对“文革学”产生了乐此不疲的学术兴趣以后,“文革”宣传画也成了不可多得的研究依据,它的收藏动力或升值空间正在被人接受和认识,古玩市场上的商家又怎能不动心呢?“文革”宣传画发行部门不一,主流规格为二开或一开,属招贴画范畴。画面政治色彩强烈,很少温良恭俭让可言,其挑眼的视觉冲击力,在这场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发挥了其他舆论工具无法替代的作用。说实在,当年的美术工作者心中很明白,这种以宣传为特点的绘画艺术,主要是用来推动人为发起的运动。当然也有提高工农业生产或竞技体育水平的画面。
  
    根据图文资料的个人调查,“文革”宣传画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别:上品者通常是取得登记资格的出版社(包括被夺权后);中流者由“文革”群众组织创作,也非正规出版部门印制;下乘者就复杂了,人身攻击、庸俗低级,“大民主”下五花八门的画面什么都有,无历史研究价值,收藏者对他也不屑一顾。从绘画者的职业看,由于“文革”运动的浪潮涉及各个阶层,所以各式人物都有,以学生、教师、干部、美术工作者居多,也有工人、农民美术爱好者。据手头藏品资料研究,“文革”宣传画的发行数量一般都在几十万张以上,有的印数超出几百万张,其中《全国山河一片红》、《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大海航行靠舵手》、《毛主席去安源》等宣传画还是今日收藏者眼中的珍品。如此发行巨量,目前市场上却并不多见,品相好的更是稀少,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时局的变迁,人员的浮沉,使得保存在个人手里的已经不多;二、国内收藏界对此类物品的收藏意识只是在近几年才开始;三、当年发行的宣传画约百分之九十以上张贴过后都化为乌有;四、由于这些宣传画“文革”后在国内长期处于封存状态,并且大部分被认定为带有明显错误政治倾向而进行处理、销毁。越是少的东西越是使人寻寻觅觅,世事每每如此,收藏界也往往会去征逐之间。尽管“文革”宣传画都被打上了一目了然的时代烙印,其美术水准却也良莠不齐,不可一概而论。期间,国内稍有知名度的画家(包括油画、国画、版画、水粉画、年画)都不甘落后地跻身于创作行列;从现有藏品来看,画家的作品十有八九都是套用色彩上“红、光、亮”,形象上“高、大、全”的模式。程式化的形象伴随着说教者的口号,前期“文革”宣传画基本上可以用“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来概括全貌,这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独一无二的。“文革”期间的另一类宣传画,在我们的印象里,“派性斗争”的火药味似乎至今可闻。尤其是上海“一月风暴”前后,“夺权”、“武斗”导致了全国群众组织的分化,一时间,煽动对立情绪的宣传画,以各个山头署名,石印、油印、木刻等各种印制品,分一开至三十二开不同规格,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大街小巷。其中亦有无名高手所绘之作,虽然大多带有各种政治偏见,但它却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这场“文革”造成的悲剧。现民间古玩市场的摊店,便是这类画品的流通渠道,尚未听见有进入拍卖市场的信息。
  
    “文革”后期的宣传画,在失控局面起着微妙变化的形势下,也显出几分平静。美术工作者的创作心态有所整顿,有“学毛选”、“样板戏”、“抓革命、促生产”等一批宣传画开始问世。风浪时高时低,“刀光剑影”让人看了睡不着觉的画面在一段时间里悄然隐去,各地出版社发行的有书号的宣传画,成了创作活动十分活跃的主体。眼下,古玩市场上“文革”前期宣传画的价格虽然要比后期宣传画高出多倍,但有意思的是后期宣传画在咖啡屋、茶室、餐厅酒巴中以时空流动的理念,常见有店家张贴其中,这倒也给后者的市场前景带来一定的动力。最近,我在周荣先先生(嘉兴市收藏家协会秘书长)等藏友的工作室里见到几幅珍藏的“文革”后期宣传画,如《年过半百头一回》,图中一老妇在一孩童的搀扶下,正走上露天舞台表演节目,健康、愉快、和睦的气氛给绘画注入了阶段性的创作活力。此图作者郭常信,1976年6月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二开)。又如《革命声传画舫中》(见图),图中工农商学兵以“四无限”的心情,正在瞻仰嘉兴南湖红船(中共“一大”会址之一),它在绘画技巧上明显有着适合时宜的突破。此图作者陈松林、吴自强,1976年4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二开)。
  
    总之,从收藏的角度来看文革前后期的宣传画,对藏界而言,兴衰起落各有千秋。
  
    巴金说:“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不应当只是一句空话。要使大家看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最好是建座‘文革博物馆’。”无疑,在众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文革”物品中,文革宣传画也有它自身的藏品价值和证史意义。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