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年鉴定实践中,张浦生从造型、绘画、胎釉、款识、工艺等方面,总结出五种识别仿制瓷器的方法。他指出,第一要看造型,器形不规整,古里古怪的不能要,历代古瓷的器形,都有一定的形制,这是很重要的鉴别常识。但是张浦生同时指出,看器形也不能走极端,器形太规整的也不能要,因为有可能是用现代灌浆工艺制成的。第二要看绘画,绘画看上去不顺眼的不能要,说明作者水平低下,不过画得太好也不可信,因为它超越了时代的水准。第三要看胎体分量,分量过轻的不能要,说明瓷胎质量有问题,分量太重的也不能要,因为古瓷的分量一般都有规范,比如明代的永乐瓷比较轻,宣德瓷就重一些,成化瓷又轻;清代的康熙瓷重,雍正瓷轻,乾隆瓷比雍正瓷重,但较康熙瓷轻等等。第四要看釉面光泽。光泽太亮的不能要,这是瓷器刚出窑炉的现象,但釉面黯淡无光的也不能要,它是用酸处理的结果。第五要看款识,书法不像样的不能要,这是现代人惯用圆珠笔,不善于书写毛笔字的缘故,书法写得太逼真也不能要,那很可能是通过电脑做出来的。
此外,敲打瓷器,声音十分响亮的不能要,那是用现代高温窑炉烧成的。标识元末明初的大件瓷器,底部涩胎上火石红非常明显的不能要。还有,瓶、罐一类琢器的器身接口过于明显的不能要,因为这些都是作伪者故弄玄虚、画蛇添足的做法。
鉴定陶瓷不光要研究古陶瓷,还要研究仿古瓷,将二者进行对比,这对学习鉴定大有裨益。“一件瓷器是真是假可以从重量上进行判断,好的瓷器,特别是官窑瓷,它的重量都是有严格规定的,仿品不可能在重量上做得与真品一致。仿制者只能参照图片或隔着博物馆的玻璃橱窗测绘名贵瓷器,他们不可能去称真品的重量。仿品一般是重于或轻于真品的,一位收藏者拿来一件瓷器请我鉴定,我一掂分量就说太轻,所以重量也能帮助鉴定。”
目前古瓷作伪已达到高峰,主要有三种类型:
其一为臆造型,特点是无形无神。属于随意制作,东拼西凑,张冠李戴,样式奇异,装饰别扭,款识罕见,工艺粗糙,给人以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但此类瓷器容易让初学者上当,加上出售者又抛出一些诱人的话语,说这种东西难得、少见,连国内几家大博物馆都没有,量你也看不懂等等。
其二是模拟型,特点是有形无神。这类仿品是依据照片制作的,由于有图片作为摹本,不仅形象相仿,甚至连尺寸大小都一致,这对那些钻研书本知识的收藏者来说,尤易受骗上当。而且出售者往往拿出图录或者参考物让人观看,更令人深信不疑。但这类瓷器的底足不过关(因不少图录上没有底足照片),釉质也不符,有的太白,有的过亮,缺乏旧器的风采。
其三为复制型,特点是有形有神,这是仿品中水平最高的一类,由于它不仅对照实物,请专家分头合作,精工细作制成,之后还要经过专门的作旧工序,故而惟妙惟肖,几可乱真。此类瓷器俗称高仿品,出售者除了炮制出一套生动的故事,还附送一本高价成交的拍卖图录,梦想发财者极易上当受骗。
张浦生在谈到陶瓷收藏时,强调做一个真正的古陶瓷收藏家的重要性。收藏与鉴定,心态最重要,鉴定者需要加强自身的文化、思想修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防一切外来因素的干扰,尤其在今天这个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中,这一点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