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赏析
中国瓷器的衰落与振兴-祝君波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中国文化传媒 中国书画专馆 中国当代艺术馆 当代文化学研究院 www.artsfans.com 2016-11-05 16:06:3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艺博讲堂

 


 中国瓷器的衰落与振兴

 

 

 


上海政协文史会副主任出版人、拍卖人,祝君波先生作精彩演讲

 

 

 

(根据演讲录音和PPT整理)

 

演讲人   祝君波

 

 

2016年11月3日

各位领导、各位听众:

    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光临。我个人与马先生同台演讲,也很荣幸。

    选择瓷器这个话题,一是在于上海艺博会的展会中瓷器已占很大比重。二是近来去过很多瓷器产地 包括德国美森、日本有田烧,今年还陪几位艺术家去醴陵绘瓷,有了一点心得。瓷器与书画、京剧一样 ,都是中国的国粹,但瓷器更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特点。书画是纯艺术,它们面临的局面不一 样。瓷器作为古董,还活跃在收藏界、拍卖界和古董界,作为原创,已逐渐失去昔日辉煌,远不如以前那么精彩。大家都想振兴传统的艺术,但需要知道当年为何兴,后来为何衰。这是同一个原因的两个方面。梳理中国瓷器的兴盛会发现它有三大推力或者说三大需求或者说三大原因:皇家的需要和推力、外来的需要和推力、私家的需要和推力,构成了持续六七百年国瓷兴盛的生态环境

一、皇家的需要和推力

    研究会发现一个现象,中国古代文化的创造,凡带硬件性或工程型的文化项目或产品,皇家的作用 永远是巨大的。比如筑长城、造紫禁城,建颐和园、圆明园。大量制作青铜器、宣德炉、瓷器也是如此 。为什么?值得思考。凡是以文学艺术、以单个人智慧创造的文化,则以文人的力量为最。比如诗词、 文章、书法、绘画,千百年来,都是个人力量大。宫廷难以组织出优秀的原创。乾隆皇帝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想超过李白、杜甫,但今人记不住他的任何一首,这也值得我们思索。

    中国瓷器创造,皇帝的推力最大。功在当时,利在后代。这从今日佳士得、苏富比的拍卖以及在世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图示略)。

    官窑的特点:1.代表了皇权,垄断性。2.代表了品质,优质性。3.代表了工艺,创新性。4.代表了 数量,稀缺性。皇帝的推力:1.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如材料、制作、工艺、烧制温度的把控。2.反 映了美术在瓷器上的变化。如造型、色彩、图案等元素的创新。3.透析出文化观念的更新与融合。如中 华文化为主,借鉴伊斯兰文化、西方文化、佛教文化的艺术和符号。

    从历史材料看,皇帝不仅原则领导,而且亲自参与,管得很细。如雍正朝瓷器的精雅和珐琅彩的大 发展,是和雍正本人的喜爱和直接关心分不开的。雍正帝十分重视画珐琅瓷器的画家和烧珐琅的技师, 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可以看到,雍正曾亲自指定要贺金昆画珐琅瓷。对于烧造的满意制品给予重奖。

    如于雍正八年三月初六日呈进画飞鸣宿食雁珐琅鼻烟壶一对,雍正就指定重赏画珐琅的谭荣、炼珐 琅料的邓八格各二十两白银,有关人员各十两。对于珐琅彩瓷器的画面内容和色彩的选用,雍正也是往往亲自顾问的。

    乾隆本人具有较高的汉文化,又酷爱书画艺术,对各类工艺品尤其是瓷器,更是刻意求新求精。乾 隆在位60年,乾隆朝的青花、釉里红、各种颜色釉及粉彩、斗彩、珐琅彩和众多的杂釉彩是中国陶瓷史上辉煌的一页。

乾隆和雍正一样,十分关心瓷器的制作,亲自参与器物造型、图案画面的决定,并重视制品质量的优劣 。但乾隆和雍正最大的区别是,雍正多用重金奖励的办法,如重奖画珐琅及烧珐琅的匠师,而乾隆更多的是申斥、罚俸和赔偿,如:

1.“乾隆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传旨:此次唐英呈进瓷器,乃系旧样,为何不照所发新样烧造进呈, 将此次烧造钱粮不准报销。”

2.“乾隆十五年七月十二日,传旨唐英,上年所进瓷器内选出缺釉、毛边、足破甚多,明系尔将离任, 将脚货选入上色……不准报销,着伊赔补。”

3.“乾隆十六年六月十六日,奉旨,惠色所进洋彩瓶、壶、盖、钟、蜡阡等件烧的具各平常。此系惠色 不懂烧造瓷器,又不用心,故致粗糙,着怡亲王等申饬(chì)。”

雍正和乾隆对瓷器的重视,还在于在景德镇常年派驻官员监管此事。有人说雍正、乾隆朝官窑制作的成 就应归功于唐英的督理,史称“唐窑”。唐英在雍正六年已经到景德镇御器厂任“驻厂协理”,延续两朝。

    他在《陶人心语》一书中说“予于雍正六年丰差督陶江右,陶固细事,但为有生所未见;而物料、 火候与五行丹汞同其功,兼之摹古酌今,侈(ch?)弇(y?n)崇庳(bì)之式,茫然不晓,日唯诺于工 匠之意旨……用杜门、谢交游,聚精会神,苦心竭力,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抵九年辛亥,于物料、 火候、生剋变化之理,虽不敢为全知,颇有得于抽添变通之道。”

    在此我们可以从官窑瓷三条产品线和两个侧面来认识其发展和创新。

    官窑其一:青花瓷产品线。从元青花起,到永乐署帝王年号和款识,成为品牌,形成永乐、宣德、 成化等朝青花瓷的高峰。清康熙、雍正和乾隆继往开来,在制胎、造型、图案、色彩和工艺上极尽创新变化之能事(图示略)。

    官窑其二:色釉瓷产品线。色釉工艺和变化,是中国瓷器的一大亮点。与官窑最为相关。如洪武朝 的白釉、酱色釉、蓝釉,永乐、宣德的翠青釉、紫金釉、酱色釉,成化的仿哥釉、仿官釉,正德的孔雀 绿釉,清代康熙的霁蓝、霁红、豆青、天蓝、白釉、珊瑚红、豇豆红、丽蓝、天蓝釉、抹金和抹银。雍 正的法青釉和乌金釉。乾隆发展了色釉的绘刻和描金艺术,开拓了色釉新境界(图示略)。

    官窑其三:彩绘瓷产品线。由明代成化始创斗彩工艺技法,特点为釉下绘青花和釉?彩的结合。釉 下绘青花先入窑烧,再斗彩(又凑彩)、填彩及点彩、覆彩、染彩等彩绘二度烧制而成,改变了青花单 色的状况。此后,到康雍乾三朝百花齐放,如康熙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的创制和发明,为雍正、 乾隆两朝打下了基础。雍正粉彩品种更为丰富,唐英《陶成记事碑记》:雍正“洋彩器皿,新仿西洋珐 琅画法,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无不精细入神”。而乾隆在彩瓷方面将粉彩、珐琅彩与其它艺术嫁接 ,如与工艺美术品、雕刻艺术结合,出奇出新,拓展了艺术空间(图示略)。

    官窑其四:器具功用的多样化。明宣德一大变:饮食器、容器、照明器、陈设器、文房器、祭祀器 、养植器、戏耍器(蟋蟀罐)、喂食器(鸟食)、卫生器(渣斗),涉及宫廷生活的方方面面。康熙又一大变:以后分得更细,多种样式。包括摆件、毛笔、瓜果,都用陶瓷制作(图示略)。

    官窑其五:瓷品图案花纹的多元化。中国的,西洋的。吸纳西方、伊斯兰、佛教等元素。图案纹样 ,以早期的云、龙、莲花纹抽象图案居多,后转向多元,甚至到诗书画印入瓷,如雍正改变传统单一的 龙、凤、蕃莲及各种吉祥图案,在官窑上注入山水、花卉、人物、翎毛的文人画内容。乾隆时仙山楼阁 、庭院人物、梅兰竹菊、福寿三多等上瓷,雅俗并举(图示略)。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中国的官窑为什么断种,对后世瓷器发展产生什么影响?显然,没有皇帝和官窑, 瓷器衰落得很厉害。

二、外来的需求推力——中国出口瓷

    1.中国瓷是当时世界的高科技,实用性和艺术性融合,化泥土为神器,非玉似玉。2.我有他无,国与国、地区与地区间的交易需求增强了。3.外来的颜料、工艺和图案,有利于推动瓷器的多元发展。


外销瓷,既指不同品质、粗糙精细兼而有之的陶瓷,如供应本土市场随后也销往国外包括唐宋时出口东亚、东南亚和西亚的陶器;也专指为国外市场生产的瓷器,如元代时为穆斯林市场制造的大型“食盘” ,以及18世纪根据指定欧洲式样和图案特制的瓷器。

    当时英国以至全欧洲的陶匠都试图复制精白、耐久的瓷器,由此衍生了新型的陶瓷品种,如骨瓷、 软质瓷。但精细和纯白、光亮程度都比不上从中国进口的瓷器。

    这要说到中国最早发现了高岭土(因产于景德镇附近的高岭而得名),这是一种稀有黏土,因中国 发现早并掌握了烧制工艺,领先了世界瓷器的发展。而品质最好的高岭土产于日本、德国和法国;中国 、巴西、英国和美国乔治亚州则蕴藏量较大。

    1709年欧洲发现了高岭土以及掌握了烧制技术,欧洲迈斯(又称美森)、韦奇伍德(英国1759年) 和塞夫勒(法国1745年)等地,日本有田烧等地(1644年),瓷艺大进,渐渐地中国出口瓷辉煌不再。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瓷都。耶稣会教士殷弘绪18世纪初在中国传教,他能说流利的汉语,对当地风俗和物 产观察细致入微,他在1712和1722年写给法国奥利神父的长信里,详细描述了景德镇当时的状况和瓷器 作坊的生产过程。在1712年的信里他写道,景德镇人口稠密,约有18000户人家,100万人,其中不少是窑工。瓷窑有3000座,如果夜里入镇,还以为城镇着了大火。许多文艺作品都提到瓷器,18世纪末美国 诗人朗费罗的长诗《陶瓷》还提到了景德镇,他在诗里到世界各地的瓷窑“游历”了一番:

        掠过沙漠和海湾,掠过恒河,掠过西马拉雅,

        我像鸟儿飞翔,唱着歌儿飞向花团锦簇的中国,

        在景德镇上空,我像鸟儿盘旋,

        那是一座仿佛在燃烧的城市,

        三千座火炉火焰升腾,

        空中烟雾缭绕,红光直冲云霄。

这引发了西方贵族收藏中国瓷的热度。奥古斯都以萨克森部队的一个兵团(约六百个龙骑兵),换取151 件大型中国瓷器,其中有来自奥拉宁堡皇宫的一些极具历史价值的瓷瓶,这批名瓷从此称为“龙骑兵瓶 ”。

    元代开始了大规模瓷器贸易,多数中国出口欧洲的瓷器都在景德镇制造,少量精美的白瓷来自福建 东南沿海的德化。元朝统治者认识到海外贸易为国家带来的好处,制订了多种支持贸易的政策。中国与 阿拉伯的贸易受到大力推动,陆上贸易路线从巴格达直抵北京,海路从波斯湾到邻近茶叶和瓷器产地福 建的泉州。元明期间,中国瓷器尤其是流行的青花瓷大量出口。从土耳其各苏丹在伊斯坦布尔普卡皮皇 宫的大量收藏,可以看出中国与中东的贸易状况。收藏品有一万多件,从元到清的都有。2012年,上海博物馆举办元代青花瓷器特展,展出了现藏伊朗、土耳其以及我国新疆各大博物馆的瓷器(图示略)。

    瓷器贸易分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显然海路的运力更大。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郑和七次远航最为著名。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永乐皇帝命郑和率领庞大的240多艘海船 、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 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八年),他一共远航了 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 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 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从打捞沉船发现,沉船上的瓷器,规模是非常大的。一些载有瓷器的失事船只陆续被发现,并备受 注目,其中的一些沉船已进行打捞。1600年在马尼拉湾失事的“圣地牙哥”与1613年在伦拿岛附近火拚 中沉没的“白狮”发现中国“克拉克”瓷。“哈察”号在中国东南港口装货后,在船上打捞出约2500件 瓷器,其中部分可能运往荷兰。“头顿”号中国沉船1990年在越南海岸发现,1690年代它运载青花瓷在 南中国海沉没。1998年在越南金瓯省附近发现并命名为“金瓯”的一艘中国船,装载着各种瓷器,从船 上打捞出的瓷器约十三万件。荷兰沉船“盖尔德麻尔森”号于1752年在新加坡以南沉没。这批货物一直 被叫做“南京货”(这是18世纪中国瓷器的统称),其中15万件在1986年由克利斯蒂拍卖行拍卖(共承运约25万件瓷器)。

    随着西方瓷土的发现和技术进步,如德国迈斯、英国韦德伍德、法国塞夫勒的精品瓷、日本波佐见 和有田烧的产品,中国瓷器比较优势丧失,出口瓷日渐衰落。它给国瓷业带来的后续影响,值得深思。

三、私家精品瓷的需求

中国人口众多,官窑少而精,但以数量而论,毕竟民窑和家用瓷还是主要的。其中民国以前的大家庭格 局,所谓钟鸣鼎食之家,讲究礼仪和吃饭的气派,达官贵人、富家豪绅的存在和用瓷的讲究,从数量和 质量的需求看,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据清代的人口统计,咸丰元年年(1851)人口达到峰值4.3亿。民 国内务部统计全国1912年人口4.058亿。历史是景德镇的三千座窑,大多是民窑,甚至有时是官民并举, 官窑搭载民窑烧制的情况也有发生。

    相对于宫廷(朝廷)兴办的官窑(御窑)而言,民窑以明、清两个朝代最为兴盛,拥有着比官窑瓷 器更加广泛的使用群体,更加活泼的艺术思想,体现着民众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好恶取 向和思想变化。清代民窑可以分成两类,一类供国内市场可能是一般家庭的用器,保存下来的不多,另一类是出口瓷和国内高层所需的产品。

据汪庆正先生的研究成果发现,康熙年间出现了知名的民窑品牌制瓷作坊为可竹居、木石居、竹石居、 竹居轩、竹居、卉庵、琢玉堂、碧涧斋等,产品以青花、五彩和洒蓝描金器为主,画面以山水和戏剧故事为多。

进入现当代,家庭人口趋少,三口之家居多,大户人家不复存在。同时饮食习惯的改变,钢制品、塑料 制品、餐具的出现,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但民窑用瓷事情发生了变化,民窑精品瓷也缺失了活力。


四、重要的转型、时代的闪光,民国珠山八友的出现。

    十九世纪初随着大清帝国的消亡,皇家御窑厂迅速衰落,一批出类拔萃的民间陶艺家异军突起,珠山八友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珠山八友当时的名称是“月圆会”,由御窑厂停烧以后部分流落民间的瓷板画高手组成。这里的“八友 ”分别是: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毕伯涛、何许人、程意亭、刘雨岑。再算上徐仲南、田鹤仙,珠山八友实则是十个人。他们取“花好、月圆、人寿”之意,雅称“月圆会”。相约每月望日(农 历十五、十六),月圆雅集珠山,以画会友,以会聚友,切磋画艺,称为“珠山八友”。名噪一时,影响深远。

珠山八友在继承传统陶瓷的基础上,汲取民间艺术的营养,以扬州八怪为典范,以海派艺术家为榜样, 借鉴西方陶瓷艺术风格和技法,用充溢的时代气息冲破明清官窑的藩篱,如一股清泉一泻而下,冲荡出陶瓷艺术的一片新天地。珠山八友的成员组合极为多样,艺术家们从年龄到创作风格皆不相同:年龄最大的徐仲南,比年龄最小的刘雨岑足足年长32岁。

    创始人王崎汲取黄慎的写意手法在瓷器上表现人物的衣纹和风姿,效果奇妙;王大凡不用玻璃白打底,直接将彩料涂到瓷胎上,形成别具一格的落地彩技法,至今影响着景德镇陶瓷艺人;邓碧珊首创在 瓷板上描绘人物肖像;汪野亭以破墨法在瓷器上绘山水,同样出现墨分五色的国画效果,为作品注入了 别样生机;刘雨岑凭深厚功底,创“水点”技法,将粉彩艺术升华到新天地,这种技术后来被运用于烧制毛主席专用瓷,并有“当代官窑”之称。下面我们可以从一组作品看到这些特点。

 珠山八友的价值。1.由实用品、工艺品走向艺术品创作和欣赏。2.与最有生命力的中国书画相结合。3. 与海上画派结合,走雅俗共赏的振兴之路。总之,更为后续艺术瓷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启示性很大。


五、当代艺术瓷的兴起与国瓷的振兴。

改革开放新时期,国瓷振兴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艺术市场的兴起,也使国瓷发展集中到艺术瓷上。这 由两股力量来推动,一是瓷都工艺师的创作,二是城市艺术家的介入。下面请大家看一些精美的图片。


这些年,政府设立评审工艺美术大师,和工艺美术师的制度,其中陶艺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工艺 师以景德镇为主,以德化、醴陵和龙泉等为辅,数量比较多。他们专业性强,懂瓷性和生产特点,精描细刻,生产了很多精品力作,受到社会的欢迎。

    另一批专业的书画家、油画家和雕塑家也以陶瓷为表现手段,与当代的工艺师合作,用自己的画笔 ,参与艺术瓷的创作。其中以上海陈家泠先生最为钟情,成绩比较大。他们的参与带来了艺术瓷的新变 化、新概念,纯艺术的趣味更浓,名家的品牌影响力,也足以吸引受众。这使人联想到毕加索、林风眠 为何在二十世纪也钟情画瓷?这与瓷器未来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毕加索一身的艺术成就中,陶瓷艺术是一个重要的创作领域。毕加索带着童趣和纯真,将零散的不系统 的生活感悟,凝固于釉上。毕加索喜爱把女人和动物轮廓相结合,灵活而多变的视觉形象、神速而奇妙 的嫁接转换应运而出的奇趣新造型,总是令人眼前一亮,这是我们可以欣赏一组他的瓷器作品。

   下一组瓷画由林风眠先生创作,大家可以看到以瓷板画和磁盘为主。从中可见他瓷盘画非常有特色 ,他用纸揿画及用牙签刮画的本领堪称一绝,特别是运用新彩酣畅痛快地把西方的色彩魔法施于中国千 年传统的瓷画上,颜色的诱惑感极强,线点面的关系极为协调。一开始,他对瓷盘画颜料的油性掌握不 好,屡屡失败,经过反复探索,方制成一批精品。林风眠瓷盘画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色彩的处理上有着其独到之处,显示出其对色彩的认知力和表现力。

 回溯珠山八友以来我国艺术瓷的发展历程,我的认知是国瓷振兴在此一举。难题在于工艺师如何提高艺术性,艺术家如何熟悉和把握瓷性,使绘画与瓷工艺更好的结合。要走到这一步,艺术家要深入瓷都, 要反复实验,反复研究。事情不是把瓷胚当成纸那么简单。

其次,关键是营造环境和促进艺术瓷产业链形成。从历史的成功经验来看,有创作的积极性而没有需求 ,这也很难振兴国瓷。为此1.政府、高净值人士、艺术家要重视。2.创意、工艺要跟上去有突破。3.收 藏观念要改变。要从厚古薄今到古今并重,不要只收官窑、旧瓷,也要关心和支持新瓷、新品的收藏。 4.营造有利于艺术瓷发展的良好环境。

以上浅见,敬请业界专家和各位指教。

 

艺博讲堂秘书处供稿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