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记者 姚朔昂) 四川新闻网记者6月15日获悉,为规范时下日益火爆的艺术品市场,中国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率先在四川和浙江成立了工作站。谈到目前艺术品鉴定行业的混乱程度时著名佛造像研究专家金申表示,现在某些电视台的《鉴宝》节目里邀请的专家也经常乱说,“专家队伍鱼龙混杂,有些人说话实际上很离谱,艺术品鉴定行业的职业道德很成问题。”
赝品泛滥急需规范
“人们常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收藏行业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神话,但神话总有戳破的那一天。为了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健康繁荣,我们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必须要出来戳破这些神话。”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张新建坦言,收藏业的升温使得伪作泛滥情况越发严重,伪作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就给鉴定专家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张新建透露说,为了全面规范艺术品市场文化部特地成立了艺术品评估委员会。“这个机构是一个不盈利的学术机构,绝不做金钱的附庸。而且我们的成员必须是某一领域的国内一流专家,目的是着力打造最权威、最公平、最规范的品牌。”那么为什么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要率先在四川和浙江成立工作站呢?对此评估委员会副秘书长胡月明说,“主要是看重成都和杭州深厚的文化和人文底蕴,其它城市如果条件成熟后我们也将考虑设立工作站。”
深资专家也乱评估
民间古玩市场一些对赝品的虚假鉴定暂且不论,某些深资专家也出现明显的错误评估。在谈到一些深资专家为什么会出现某些明显离谱的错误时金申表示,排除部分自身业务素质的因素外,一些专家的职业道德也有待提高,“作为专家学者必须要有千金不移的品质,职业道德绝不能被金钱所腐蚀。”
那么如何能够保证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的专家不会为钱所动呢?委员会副秘书长胡月明告诉记者,“我们委员会在专家的选择上有一整套指标体系,而且建立了非常严格的监督机制,可谓能进能出。如果专家连续作出了有失水准的鉴定,将会被开除委员会。”胡月明透露说,为了杜绝学术腐败,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给出的鉴定证书将建立在三个以上专家独立评估意见的基础上。
国内银行漠视古玩市场
“虽然艺术品收藏已被公认为是继证券投资、房地产投资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但是国内银行对于这个领域的兴趣却依然不高。”胡月明告诉记者,瑞士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西欧银行都非常热衷艺术品投资,通常能做到它们总投资的一至三个百分点。此外,金融体系的投资额度比银行还高,比如美国的养老基金投资额高达百分之三十。“在世界范围内来看艺术品投资非常保值,德意志银行就有近万件高档艺术品。”
既然艺术品十分保值那么我国的银行对这块肥肉为何提不起兴趣?胡月明表示,我国的收藏业看来是源远流长,但真正构成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品市场其实只有十几年。再加之受国家体制的影响,国有银行的观念还没能及时跟上艺术品市场的变化。“不过可喜的是,像民生银行等部分国内的民营银行已经在开始关注艺术品市场了,相信我国的金融资本进入已是指日可待。”
民间收藏热在工作站成立当天得到了证明,一位来自眉山的王先生闻讯带来了及件自己的宝贝现场恳请专家鉴定。经四川收藏家协会鉴定委员会常委主任赵德均认真鉴定,一件明代中期的瓷器被证明确是货真价实的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