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28至29日,南京十竹斋2007春季艺术拍卖会将在南京图书馆新馆举办,届时将有“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中国油画”、“法相庄严——大连文物总店珍藏明清铜佛”、“中国扇画”等六个专场1200余件拍品与南京藏家见面。
在此次拍卖中,佛造像专场拍卖无疑是最具亮点。在国内,一百多尊精美佛像一次集中亮相是很难得的,不少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其中清中期的铜鎏金文殊菩萨像、明末清初的青铜五方佛像、清乾隆的铜鎏金宗喀巴像等佛像,以其精美的造型和完美的工艺都获得了6位数的估价。
据十竹斋综合部吴斌副经理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鎏金铜佛像的收藏渐渐为国际藏家所重视,并进而带动了国内收藏热潮。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更是以1.166亿港元打破历年来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记者了解到,我国从汉代就开始铸鎏金铜佛像,隋唐则是产生我国鎏金铜佛像顶级之作的时代,但是这些造像存世量极少,因此目前收藏市场上主要以明清佛像为主。明代由于寺院的广建和民间供奉的需要,以及朝廷布施给宗教领袖的需要,使得鎏金铜佛像迅速发展。而清代造像继承明代风气,精工细作,是藏传鎏金铜造像的高峰期。
不过,即使这样明清两代出现了大量鎏金铜佛像,目前存世的量也不多。“私人手中的品相稍好的永宣两代鎏金铜佛不超过300尊,所有的鎏金铜佛则在万尊以内。”吴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