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达509厘米的吴冠中《长江万里图》油画长卷引起了拍卖市场的“躁动”。3795万元的成交价,不仅刷新了中国内地油画拍卖的最高记录,也创下了吴冠中作品拍卖的最高价格。吴冠中在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上的强劲表现,引起市场众多投资者的关注。而“吴冠中现象”也成为了书画投资中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拍卖会上屡创佳绩
吴冠中在艺术品市场上的地位,从近年来的拍卖成绩上可见一斑。从目前吴冠中拍卖成绩的前十位来看,基本上都是在2005年至2006年创造的,除了《长江万里图》之外,《鹦鹉天堂》、《黄土高原》等水墨作品的成交价也突破了千万人民币。
近几年,吴冠中的作品升值幅度较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2000年到2001年,他的作品每平尺在4.5万元左右,成交总额为624万元;2002年到2003年,每平尺在9万元左右,成交额为2207万元;从2004年到2005年,每平尺在26.5万元左右,成交额在1.9亿元。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不仅仅要把眼光放在国内,还应注意到国内外市场的互动。2005年秋拍的时候,佳士得拍卖行推出过国巨基金会收藏的吴冠中1995年创作的《裸女》,估价只有35万至45万元,成交价却近274万元。无独有偶,今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推出的吴冠中《协和广场》,成交价也达到了482.4万元。这类作品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与目前内地出现的吴冠中作品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更能让市场看到其独特的一面。
留意拍场上的“双胞胎”
对于吴冠中作品的投资分析,有一个细节一定要关注,这就是在拍卖会上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双胞胎”。这并不是指有相似的赝品出现,而是由于吴冠中比较喜欢就同一个主题在不同的时期绘制不同风格的画作,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其代表作《北京雪》曾多次出现在拍卖会上,但并非同一件作品,其中2005年上海朵云轩拍卖的《北京雪》是1978年创作的。2004年中国嘉德推出的《北京雪》则是1994年创作的.两幅作品相比,1978年的《北京雪》更为质朴真率而少雕琢气息,细节丰富而整体浑朴大气。虽然成交价同为363万元,但就艺术本质上来说,两幅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完全不一样的。再如2004年北京荣宝和2005年广州嘉德推出的吴冠中《印度尼西亚野生动物园》,则是分别在1994年和1995年绘制的,两幅作品的成交价分别为341万元和385万元。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对于投资者来说,首先就应该对于其作品所处的艺术风格进行研究,并确定自己的投资区间,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对这类“双胞胎”的研究,也会对辨别赝品大有裨益。由于吴冠中作品价格的大幅上升,市场上的赝品也纷纷出现,特别是针对吴冠中对于同一题材喜欢多次绘画的特点,往往对于一些热门题材进行伪造,但不管技法如何高超,对于投资者来说,主要首先搞懂吴冠中在这一时期绘画的特点,就能有基本的判断。
关注“吴冠中现象”
据有关专家分析,吴冠中的作品与其他画家相比,其市场流通处于一个比较适合的数量,这也是吴冠中作品不断走强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存世的吴冠中作品大概在2500件左右。而在拍卖市场上流通的画作也占据了相当的数量,特别是其中一些精品,更能让藏家不惜血本。精品的高价成交,更带动了普通作品的上扬。一些投资者可能认为,今年吴冠中作品的拍卖价格并没有出现太大的飞跃,但是要知道在目前大家都对于中国书画市场,特别是近现代书画市场产生观望情绪的时候,吴冠中的水墨画还是基本在几十万以及上百万元,已经是相当难得了。何况这些作品很多都属于画家的一般习作,
从近年来吴冠中作品上拍来看,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吴冠中作品的市场很好地平衡了价格与数量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吴冠中每个阶段的作品,都有其特色,能让市场感到在总量充足、部分精品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更能提升精品的价值。
“吴冠中现象”的出现,提醒广大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一定要关注画家的作品在市场的流通量。如果数量太少,就会造成成交价不能很好地反映作品的真正价值。特别是由于流通量少,市场的鉴别能力也不够,造成高仿品的出现,反而打击了市场。如果数量过多,则会供过于求,价格也上不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