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李晓明水墨花鸟画欣赏(组图)
来源:大众日报 2007-07-06 08:55:48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画家简介

  1959年出生,祖籍河北任邱。先后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中国画研究院(现国家画院)高研班。现居北京,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画家。

 

 

李晓明近影

  大家评说李晓明其人其画

  梅墨生:李晓明的花鸟画有他自己的一种精神意象,但是否可称为“新写意画”,当另说。但他把自己的精神,通过笔墨表达出来了。作品有内在的张力,是一种个人的生命力。中国花鸟画,究竟是写什么意呢?写意不是空洞的,而是书写自己的灵魂,是一种真实的内在生命体验,而绝不是无病呻吟。因此,李晓明的这些作品显示了他的价值。
  姜宝林:晓明人正直、厚道,是好人。他的作品秀雅、高逸,中国画画到这个境界是很难的。尤其是当代,尤为可贵。他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图式,以及自己的面目。晓明之前画过人物,后画工笔,转化的很好,画面比较统一、成熟,作品差不多都保持在一个层次上,说明有他自己的风格了,这是很难的。
  刘墨:李晓明作品最大的好处,是一下子让你记住,个性很强底气很足,能达到今天这个状态,难能可贵。
  贾方舟:我把李晓明的作品概括为“笔韵”,我曾经把范扬的作品概括为“笔势”,把周京新的作品概括为“笔序”,把田黎明的语言特征概括为色与墨并用的“色韵”,李晓明作品的“笔韵”很足,他在运笔中自然生成的一种韵致,正是这种具有连贯性和音乐感的韵致,使他的笔墨总是处在一种有序的动态之中,他表达了植物世界的一种生命景观,于内在意蕴上有所突破。
  傅京生:多少年来人们在喊写意花鸟画的突破,可是不见多大动静,李晓明这里终于迈出了一步,他左突右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样式,这种风格与他自己的笔性符合,会有大的发展。李晓明已经把画面经营提到了一种精神层面,他在表现手法上,有“古人技法”,但在创作中有所突破,因此我认为可以把他的作品作为一种“文本”来研究,“古法”的现代表现。
  邓平祥:细节,是靠感觉。细节的语言是通过感觉来的。晓明作品的细节是他个人的,但整体是传统的章法。这也是突破传统的一种方式。但看细部,是来自生活,来自生命。这是他花鸟画最大的特色。实际上,细节的突破是最难的,但他是语汇的突破,而不是语言的突破,因此更基础。但是,审美有一个文化法则,是不能变的:一旦形成一种艺术,就一定是要程式化,或公立的程式或自己的程式,前者就形成了“文化法则”。如果他个人的程式,与传统的“文化法则”、与时代接上了头,二者成为有序的关系,那么他就会在当代花鸟画的发展中做出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这里又提出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他的作品有文人格调,但又有一种草莽和苦涩,这是一种冲突,因此形成了一种张力。文人画的这个门票,是很贵的,一旦进来,会失去很多东西。笔墨是自然形成的,不要先有笔墨后找感觉,希望李晓明保持自己的感觉。

 

  
玉米地137x35cm2003年 李晓明


蜀葵137x35cm2003年 李晓明

 


芭蕉137x35cm2003年 李晓明

 


棕榈230x53cm2003年 李晓明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