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市场评论
评估艺术品 价格可能引你入歧途
来源:市场报 2007-07-11 10:08:18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毕加索《拿烟斗的男孩》

    我们何其幸运,因为处在一个价值能被迅速认同的时代;我们何其不幸,因为处在一个价值认同都以价格衡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几乎所有的现成品都被重新评估定价,我们处在一个高度资本化的时代,其结果就是所有物品都可在一定条件下自由兑换和自由流通。艺术市场目前正是资本化潮流中的支流,它同样分享或者说同质化于此过程。那在艺术市场资本引擎的喧嚣背景下,你在看价格还是在看艺术?

    对于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说,热火是随着一排排的天价数字燃起的。翻看大多数的媒体,你会看到的都是对于艺术品天价的津津乐道,大家满眼的痴狂中几乎没有一点是因为艺术而都是因为艺术的价格。有个海外藏家说:“我从来不信仰上帝,但是我的确信仰毕加索。”我们不知道在他的信仰中多少是因为大师的艺术本身,多少是因为作品金字塔尖的价位。当你看着那个《拿烟斗的男孩》的时候,是不是赞叹的都是“这可是价值1亿美金的画啊!”观众喜欢听到噱头,媒体关注新闻轰动效应,有关天价的光环就此日积月累,形成一种制约观众解读艺术品的模式。大家首先关心的不是艺术本身、艺术家的技法和创意本身,而是艺术品的价位。一个人在一幅作品前面带疑惑、徘徊不前,那种眼光充满探寻,好像在问:“这个为什么是艺术作品?”这种景象现在我们已很少能看到。

    市场的过热也会影响到艺术家的创作。市场明星们在市场红火后就要在重复自己的符号上下功夫,不断地复制自己,不敢越雷池一步。而就购买者来说,他们希望获得艺术家的经典性的作品,艺术家的创新就会因为市场的崛起而问题重重。对于非市场主流的艺术家,热销的图式和材质会成为众多人模仿的样本,他们的艺术生命和思维创造力就会因为资本的影响而受到桎梏。而对那些刚刚出道或者尚未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如何忽略价格而去观摩和学习作品本身也是一个问题。对于购买者而言这个问题就尤其显得尖锐,他们不可能不接触到价格,而艺术本身的魅力和价值是否能被个人和社会认知却是个很抽象化的东西。作为买家是把现实作品换算成数字最后得出价码呢,还是就艺术自身具有的审美潜质而做进一步的价值认同、体悟,这是一个挑战。

    价格和价值本来不是一个悖论。当我们去欣赏和感悟艺术品的魅力的时候,最好不要因为价格将你引入歧途。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