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评论
温州民间资金正在包装当代中青年画家
来源:中财网 2007-08-01 10:57:3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炒热了房地产全身而退 转战艺术品集体炒作--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投资的风向标,他们朴素的市场直觉常常比任何高深的经济学理论分析都更具敏感性,温州资金指向哪里,财富神话就会在哪里上演。过去在上海、深圳发生的一幕幕"炒房"现象不断强化着人们对温州炒家的追随心理,使得温州炒房团的去向成为资本市场上最引人关注的热点。
 
  随着房产新政"组合拳"的出击,昔日名噪一时的温州炒房团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 而与此同时,艺术品市场却频频传出温州商人"试水"的消息。
 
  ■炒房没炒成房东
 
  "不错,在房地产市场遭遇宏观调控后,包括温州人在内的很多浙江投资人都从楼市中抽身了。"身边聚拢了一批浙江"炒房巨头"的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陈俊告诉记者,要想知道温州炒房团在房地产市场遭遇禁止炒房的"组合拳"后,去做什么了,有一件事情必须弄明白:温州炒房团有没有在政策的变动下,像一些媒体上所说的砸在手里"炒房炒成了房东"?真正的答案是:温州炒房团并没有砸在手里!
 
  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几乎都有一本《塔木德》,这是一本已经在民间流传了3300多年的羊皮卷经书。虔诚的犹太人将其视为经商与做人的《圣经》。陈俊说,在浙江人中间,也有一些不成文的经商法则被广为流传。这就是近来流传甚广的所谓"浙商二十二条军规"。陈俊说,"军规"的第一条便是:一定不能错过《新闻联播》。在浙商眼中,这是了解国家政策的真正窗口。因此,今年5、6月间,国家出台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抑制投机行为没有对浙江的炒房团产生多大的影响--因为政策早有征兆,关注政策的温州人早有准备。
 
  陈俊说温州人早已经开始调整自己的投资对象,将目光瞄准其他"有利可图而目前又没有政策打压"的领域,艺术品是其中之一。
 
  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温州人,我不可能把现金趴在银行账户上成为死钱
 
  ■"艺术品市场像几年前的楼市"
 
  在北京大得国际拍卖公司主办的书画拍卖会上,一位温州商人一掷2000万元,拍得李可染大幅山水画《黄山万壑图》;在杭州举办的一场大规模艺术品拍卖会上,买家中有十多个温州人,一名乐清人以36万元拍下了一幅黄宾虹画作;2003年年底,一名温州商人在上海购下100多万元的书画作品……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最近在忙着举办浙江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而在拍卖举行前,他要到温州去举办一场预展,吸引温州资金进入书画行业。
 
  像陆镜清这样想的人其实不少。上海翰博拍卖有限公司携256件当代书画作品到温州举办拍卖会后,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每隔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在温州举办一场书画拍卖会。这有点像这些年北京、上海的楼盘动不动就要去温州、义乌等浙江一些城市"巡回"展示一样。
 
  曾经是上海炒房巨头之一、动辄一栋楼一栋楼炒卖的许先生告诉记者,从今年春节后,他就把在上海的房子全都出手,本想携巨资来北京楼市参与一把炒房的,但因为北京二手房市场不通畅、北京人的理念等问题,自己就开始投资艺术品。"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温州人,我不可能把现金趴在银行账户上成为死钱,而艺术品这几年在中国刚开始发育,有点像几年前的楼市,是个机会,我当然不会放弃。"
 
  如果我们看中了某位中青年艺术家的字画,就会像买房一样,"组团"买断他的作品
 
  ▇正在包装当代中青年书画家
 
  艺术品无论是古玩还是书画都有一个懂行的问题,从楼市转到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浙江人难道真的什么都懂行,什么都能保证不赔钱?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个温州人。
 
  据他们介绍,一般投资艺术品分两类,一是古玩,一是书画。而前者由于国家政策的限制,加上真假辨认程度太难,很多从楼市转到艺术品市场的浙江人投资的都是后者。而后者,又分历代名家字画和当代名家字画以及当代中青年字画几类。由于历代名画和当代名家字画的赝品太多,当代很多名家又因名气太大,应酬之作太多,投资风险和投资空间比较小,因此浙江人投资的多是当代中青年字画。而投资方式,则基本借鉴了炒房的一些方法。对此,他们拿楼市的例子向记者做了解释:
 
  "现在很多人都明白过来,还是住城里好,可是当年,当郊区的一批项目出来后,开发商和我们联手炒作,使劲地说住郊区如何如何好,引导一批一批的购房人去买房。投资艺术品也是这个道理。惯常的做法是:如果我们其中一个懂行的人看中了某位中青年艺术家的字画,就会像买房一样,'组团'买断他的作品,并长时间地买断权威书画杂志相关版面对这位艺术家进行包装宣传,等到一定时间,找一家大的拍卖公司对他的一两幅作品进行拍卖,在拍卖过程中,'团员'进行接力赛,一次次抬价,直到卖出一个有新闻价值的价格,然后借助这次拍卖,进行新闻宣传,把这位艺术家的身价抬高,而这个时候,市场上其他地方已找不到他的字画,买断这个艺术家作品的'炒作团'就可以把手中这位艺术家的其他作品高价出手了。"
 
  "炒艺术品比炒房利润高得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温州人告诉记者,"我们曾经包装了一位画家,我们买断他的作品的时候,1000元钱一幅,而经过我们的运作,最后我们以两万多元1平方尺的价格卖出了他的20幅画。"自称既是被投资人炒作的书画家,又是有潜力的书画家的投资人陈翔称,他的字画已经由几年前的几百元钱1平方尺升值到了两万多元1平方尺。
 
  陈翔还透露了一件浙江人正在运作的事情:他们分析认为,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和国际的艺术品市场相比价格太低,因为中国艺术家在国际上的活动太少,难以得到西方人的承认。因此,一批浙江人最近正在努力将他们看好的有实力的中青年艺术家"运作"到国际艺术品市场上去亮相。
 
  温州人很少有藏着掖着的,一个好项目,常常会信息共享,呼朋唤友,呼啸而去
 
  ■老乡圈子最重要
 
  在谈到炒房和炒艺术品的经验时,过去的炒房人、现在的艺术品投资人张先生说,圈子和市场理念最重要。
 
  "浙江人、温州人为什么投资哪个领域都能成功,这和我们的老乡观念分不开。"确实,五个受采访对象在采访过程中都出现了老乡来找谈生意的情况,他们说,浙江人尤其是温州人和别的省市不一样,碰到一起,都会聚拢商量去搞点什么投资,而且温州人很少有藏着掖着的,一个好项目,常常会信息共享,呼朋唤友,呼啸而去。这不,随着字画投资的兴起,温州市收藏协会又有消息传来,他们将成立一家艺术品投资公司,准备对古玩收藏进行资金方面的"集中投资"。
 
  北京浙江商业协会的副会长陈俊说,目前温州的民间游资相当可观,达数千亿,不仅是温州,实际上整个浙江都有大量的民间资金在寻找投资方向。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