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五月份,纽约苏富比拍出了一件弗里达•卡罗尔1943年画的自画像,这件作品以560万美元高价成交(估价:500—700万美元),达到了拉丁美洲艺术家单件作品的最高拍卖价格。纽约的画商玛丽安•马丁(Mary-Ann Martin)1982年卖出这件作品时只有6万美元。在苏富比创下的另一个成交纪录是哥斯达黎加出生、墨西哥长大的雕塑家弗朗切斯科•祖尼卡(Francisco Zúñiga)1974年创作的雕塑作品,成交价格为370万美元。此外,2件波特罗的大幅绘画分别在佳士得和苏富比的拉丁美洲艺术作品拍卖专场中都拍出了230万美元的高价。
拉丁美洲艺术品专场拍卖的成交额这两年迅速增加。苏富比和佳士得这两家拍卖巨头在今年五月份的拉丁美洲艺术品拍卖专场的成交总额几乎都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苏富比这场拍卖的成交金额达到了2300万美元,而去年只有1270万美元;佳士得拉美艺术专场的成交额达到1630万美元,去年是830万。在2002年12月举行的那场拉丁美洲艺术品拍卖中,苏富比的成交额只有880万美元,而佳士得的成交额也仅为480万美元。
不仅如此,收藏购买拉丁美洲艺术品的买家构成也发生变化,不仅仅只有美洲的收藏家,也有来自其它国家的买家。佳士得拉丁美洲艺术品拍卖主管维吉利奥•伽扎(Virgilio Garza)说:“在我们的拍卖现场有欧洲买家出现,电话委托也有亚洲买家参与。”艺术经纪人和拍卖行中的专家们都指出,拉丁美洲艺术的买家们在过去一直是集中在拥有大量拉丁人口的地区。1977年在苏富比创立了拉丁美洲艺术品部门的马丁(Martin)说, 有40%的买家都住在迈阿密,大部分都是拉丁美洲移民的后代,主要是“想要重新发现他们的根”,其余15%的买家则都居住在拉丁美洲,主要来自于智利、墨西哥、巴拿马。迈阿密的经纪人维基尼亚•米勒(Virginia Miller)和多斯•龙(Dorothy Long)都说拉美收藏家和美国的拉丁美洲后裔占到他们买家的60%。
而在另一方面,芝加哥的经纪人奥尔多•卡斯蒂洛(Aldo Castillo)却说,他的买家中只有10%是拉丁后裔,剩下的都是“公众”,这其中包括美术馆、艺术经纪人、艺术顾问以及寻求投资的收藏家。有一些非拉丁后裔会购买作品专为建立他们的拉丁美洲艺术收藏,而在更多的情况中,非拉丁后裔仅仅是买他们感兴趣的拉美艺术作品。像卡斯蒂洛这样的画商透露,美国的一级艺术市场中对一些价格不高的拉美年轻艺术家作品有强烈的需求。这些艺术家主要来自哥伦比亚、墨西哥和巴拿马。纽约拉丁收藏家画廊的丽莎浦塞尔(Lisa Pursell)说:“新进场的收藏家希望能够赶在拉美艺术变成下一个中国艺术热潮前率先掌握潮流的发展”。在五月份,迈阿密的弗雷德里希•西尼兹画廊展出的古巴艺术家贝•巴迪亚(José Bedia)的22件作品中有15件作品被私人收藏家买走,价格从30000-35000万美元不等。米勒说:“去年二月墨西哥艺术家胡戈•克拉斯维特(Hugo Crosthwaite)的炭笔绘画展中的作品全部售出,买家中包括了圣迭戈美术馆和加利福尼亚的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的购进和研究对推动目前市场对拉丁美洲艺术品的需求有重要作用。1998年圣安东尼奥美术馆开设了展示拉丁美洲艺术的洛克菲勒中心;得克萨斯大学杰克•布尔东博物馆藏有1800件现当代拉丁美洲艺术品,而美洲艺术中心的洛杉矶县美术馆拥有美国最大的拉美艺术品收藏。“艺术机构的展示收藏需求激活了这整个领域”,休斯敦美术馆美洲艺术国际中心的负责人马丽•卡门•拉米尔兹(Mari Carmen Ramirez)说,“我已经在这个领域工作了20年,以前让美术馆举办拉美展览都非常困难,找到资金来支持展览就更困难。而现在拉丁美洲艺术家在博物馆举办展览,参加艺术博览会和双年展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