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普洱茶炒风从中国刮到大马 藏上等老茶成新趋势
来源:中国侨网 2007-08-20 10:52:03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据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报道,马来西亚茶叶商会名誉会长刘英明说,收藏各种质量上等的老茶已成为一种新趋势,茶友可考虑大量收藏中国各地名茶,特别是产自广西的老六堡茶。

    他说,老六堡茶收藏和投资价值颇高,但目前国内外茶市场仍未充分发掘其潜能,因此,他大胆建议人们趁早把目光瞄准老六堡。

    年届80高龄的刘英明是马来西亚茶业老行尊,他说,尽管中国岀现不健全的普洱茶炒风,但大马茶业依然稳健发展,而且市场越来越大。

    他说,中国是茶的故乡,陆羽更是茶文化的始祖,古往今来,茶早已成为华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少数人认为茶来自印度,其实是一种误解。

    “茶的生命力很强,飘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早已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这里有着悠久的品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现在进一步加以发扬,包括收藏和投资各种上好老茶,确是很合时宜。”

    刘英明说,扩大茶市场,大力弘扬内涵丰富的中华茶文化,并以茶会友,必可促进大马各族茶文化交流。

    他说,值得一提的是,茶有益身心,因为茶叶是天然的保健养生饮料,研究证明,饮茶可以止渴、消食、除痰、提神和延年益寿,可见华人传统的饮茶文化对个人健康大有裨益。

    刘英明说,茶在今天已流传至世界各地,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健康高雅的饮食方式,同时创造了巨大商机。

    他认为,大马金马仑高原红茶素质也不错,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市场,其缺点只是色质较差,不如“钖兰茶”那般吸引人。

    刘英明说,过去一个世纪以来,茶文化已在大马奠下极深厚的根基,日后必将继续发扬光大,把茶文化传入千家万户,让大家在全球化的今天,共享世界茶经济大饼。

    马来西亚茶业商会会长许金龙也鼓励茶业界或爱茶者多收藏老茶,“越久的茶越好,价值越高!”

    他指出,无论是普洱茶、六堡茶、铁观音、水仙或其它各种老茶,都有收藏价值。

    许金龙家族的“建源茶行”创立至今已有超过60年历史,但因为一向做批发生意,他本身或先辈都很少囤积茶叶,也没有收藏老茶的习惯,他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收藏或投资老茶,的确有可为之处。

    原来许金龙的长辈在50年前买进一大箱属于水仙的“铁罗汉”,它具有解暑药用,并非一般茶叶,多年来鲜有人问津。近年来由于吹起寻找老茶之风,闻讯者纷纷向他或其它的收藏者购买陈年“铁罗汉”,以致现在一小盒50克重的老“铁罗汉”,竟叫价500林吉特。

    他说,据他所知,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人在找老茶,各种老茶已成抢手货,因此,凡有收藏老茶者都已成为茶友“追求”的对象,“身价百倍”。

    许金龙说,茶叶越陈、越久便越香醇、越值钱,现在开始收藏,多年后可能有极大收获,不管是只供本身收藏或投资,都值得鼓励。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