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谁遭冷遇——国画家杨正新谈传统绘画创新
来源:新民晚报 2007-08-24 17:26:3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饱蘸墨汁的毛笔,任性而随意地落于宣纸之上,没有浓墨重彩,或是晦涩抽象——从古到今,国画一直以飘逸潇洒的风度、舒缓雅致的基调,表现画者内心的触动与感怀。这种含蓄、温和的传统表达,一直是抒发中国人情感的最佳方式,可如今众多学习艺术的学生却纷纷“丢弃”了这种笔墨精神,转而投向了西洋画的怀抱。 

 


    国画究竟为什么遭到新生力量的冷遇?无数艺术家在国画如何突破、如何改变的问题上费尽心思,国画家杨正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在国画技巧、风格上尝试各种无框架的突破和创新,在他的眼里,国画的生命力从未遭到质疑过,“它正在国际化的路途中,问题无非有二:表达方式和表现内容。” 


    “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极大的冲击。艺术就是一种情感表达,假如国画的表达方式一直囿于传统,那么遭到冷遇是很自然的。”杨正新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动漫、抽象画,以及浓墨重彩的视觉冲击,因为他们追求自由奔放的灵魂、激情澎湃的倾诉。”

 


    卡通趣味的夸张形体、简约的线条勾勒、朦胧如壁画般的神秘莫测、色彩绚烂的大胆泼墨,都曾是杨正新一度非常热衷的创作,而这种种表现手法正是年轻人的最爱。“除此之外,值得强调的还有画布上的内容,谁说国画上只可以是山水花鸟?凡是你生活中见到的,渴望展现的东西都可以用笔墨描绘出来,形式也无须拘泥。” 

 


    而中规中矩的仕女图,也在杨正新的笔下脱胎换骨——他把速写时的裸体女性融进了国画中,“如果说国画缺乏心灵畅想和表达自由,那是一种极其狭隘的看法。”杨正新摇着头说:“只要记得跟上人们的思维观念,国画绝不会过时!”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