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热点资讯
谁制造“疯狂的石头”和田玉价狂飙的背后
来源:劳动报 2007-09-03 09:33:0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一块躺在河中葡萄粒般的石子,出水后几经倒手,身价狂飙,这块“疯狂的石头”就是新疆和田玉。从浸在昆仑山雪水中的石子,到戴在颈项上的名贵饰物,迅速制造了一波波行情的和田玉,眼下没人说得准还会“疯狂”成什么样。

  “疯狂石头”离谱玉价

  在出产玉石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畔,当地人称这里每年都会出现1000个百万富翁、100个千万富翁。

  和田市布亚乡的艾则孜2003年挖出一块重约3公斤玉料,一出水开价就是25万元,头道贩子收了转手就60万元,没出和田市几经倒手就170万元了,最后570万元卖给北京的一个老板。

  一夜暴富的神话在玉龙喀什河两岸演绎,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常年在挖玉、倒玉、加工玉,最多的时候仅河床上就汇集了近30万人。和田工艺美术玉雕厂厂长刁文奎如此形容:“太疯狂了,现在挖玉、买玉都像在押赌。”

  新疆宝玉石协会秘书长易爽庭说,价格升得最快的玉石是采自玉龙喀什河的仔玉。“好仔玉每克的价格都能上万元,比黄金要贵得多!即使差一点的仔玉,每公斤也在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

  仔玉产量急速下降

  一路狂飙的新疆和田玉,迅速吸引了闻市而动的商家。在和田市,几乎每条街都有若干玉器店,随处都可以成为交易的场所,小商店、理发店、裁缝店……好像每个人都能从口袋里摸出几块小仔玉,买卖随时可以进行。

  而2000公里外的乌鲁木齐则迅速成了全国最大和田玉集散地。截至2006年底,仅乌鲁木齐市已有2000多家玉器经营店,当年新增玉店就有800多家。

  与“满街玉店、满柜仔玉”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和田白色仔玉产量锐减。据了解,近十年来,玉龙喀什河从河床表面一直挖到二三十米深的生土层,年产仔玉料从15吨逐渐下降至10吨左右。易爽庭说,总产量下降还不明显,但好的白玉仔料的产量却在急速下降。

  2006年是大型机械进入玉龙喀什河采玉最严重的一年,从和田市玉龙喀什河大桥溯流而上的100公里内曾聚集了近3000台的挖掘机和20多万挖玉人。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国土资源部下发限采令,2006年下半年,大型机械才全部从河床中撤出。当地政府亦采取发放“采玉证”来限采。老挖玉工克里木·艾力遗憾地说:“现在玉石值大价钱了,但连牙齿一样大小的白仔玉都很少见了……挖完了!”

  笼统“国标”市场混乱

  在不少人眼里,和田玉市场是一个谜一样的地方。当今中国玉石市场是个“秘境”,外行人很难摸着门道,无论是玉价,还是玉质都深浅难测,不敢轻易涉足。人们期待玉石鉴定技术标准能拨云见日,还消费者一个清晰透明的市场,但新“国标”似乎更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新标准将“和田玉”统冠所有理化性状为透闪石的玉料,这包括新疆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易爽庭说:“这三种玉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含铁和氟的钙美硅酸盐。”

  乌鲁木齐一位好玉的收藏家石刚认为,在玉料品质、市场价位上,和田白玉与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有着巨大的差别。

  新国标会令消费者摸不着头脑,以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冒充和田白玉的行为将变成合法,价格欺诈的情况只会加剧。

  玉价飞涨谁为幕后“操手”

  和田玉巨大的利润空间让人心动,并吸引不少投资者的介入,更拉动玉价直线上升。不少消费者开始揣测,和田玉价会不会如同普洱茶一样人工炒作的成分太多?其幕后是否有操控之手?

  新疆和合玉器的负责人葛粹亦认为,和田玉的价格飞涨是与近两年人们对和田玉认识的深入和需求量的增大,在产量急剧下降的情况形成的“剪刀差”造成。她说:“不排除商家及和田玉产地保护、挖玉成本上升等因素对和田玉价格的影响,但供需矛盾才是导致和田玉价格飙升的根本因素。”不少业内专家对和田玉上升的空间继续看好。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杨伯达在和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奥运会会徽、福娃采用和田玉,已使普通百姓对和田玉的追捧加温。“不少人都喜欢在身上挂一件玉饰,图吉利,所以和田玉的上升空间还很大,极品有可能价比钻石!”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