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接轨”之难·
来源:网络 2007-09-03 10:15:1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若干年前劳申柏的展览来北京展出,引起许多话题。观众面对介于垃圾和艺术晶之间的作品大惑不解,艺术怎么了?难道随便什么东西一经艺术家的手,就叫做艺术了?也在若干年前,欧美一些艺术理论家大声疾呼必须认真清理20世纪的艺术——他们认为,当今大部分所谓作品不过是借创新之名制造的垃圾,如此下去,艺术就将彻底死亡。然而,另一部分理论家则发出艺术死亡了吗的疑问,他们毫不犹豫地捍卫艺术创作的自由,以及对艺术多样性存在的支持。有理论家宣称,一块石头在路上则是石头,在美术馆便成了艺术作品……请注意,这些还都仅仅只是某个阶段的问题,实际上,艺术实践远远超出了观众的(和理论家的)争论范围,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难以命名: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生活本身?真的,如果我们拿以往对艺术的概念衡量它,几乎无所适从,它的现状不可捉摸,即使最有预见性的看法,也无法穷尽艺术家在实践中生发的种种奇思妙想,或者说,它在当今的存在只是一种印证——真实地印证人们的存在现实。

  当人们习惯于观赏某件作品,从风格、技巧、表现等等方面去评价它时,另一种艺术已经完完全全偏离了,既无风格,亦无技巧,更谈不上表现,它仅仅是呈现——或者,仅仅是言说——或者,什么都不是。显然,艺术就其存在状态看,已经不是一个如何看待的问题,甚至已经不是个问题,就像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样,无需说明,无需佐证,它仅仅存在着。它向我们提出这样的挑战:要么不承认它,要么寻找新的原理来解释它。譬如,我们面对一堆垃圾,半只横剖面的黄牛,几只家用的橱子——诸如此类,如果我们仍以艺术来命名,那么它的合法性来自什么样的美学原理?最有可能的是,它根本就没有原理可言?生活要不要解释?如果这不是问题,那么对艺术的言说就没有必要。

  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同意任何存在的合法性吗?如果存在本身并不是一切存在的仓库,我们似乎有理由追问,艺术究竟是什么?很清楚,没有一种结论和定义是包罗万象的,追问的目的在于为创造确定方位。但是,就如对存在自身的追问一样,它无法简约为一句话或一个概念——例如,自由、理解、冥思等等。从艺术演变(加索坚决反对用“发展”的字眼衡量艺术)的历史分析,它是不断争取自由并获得自由的历史,艺术家越来越成功地运用自由的权利,使得艺术逐渐跨越它与生活的障碍,逐渐地紧紧地融合起来,成为一种创造性的自由的活动——请注意,我说的是自由和创造性——自由,就是利用创造来表达其含义,创造,就是以自由作到充分的完美的发挥。同时,它也满足了人们对于存在对探求的神秘欲望,在存在的无奈中看到意义,并获得意义。这就是难怪在西方,所谓的艺术能够变得让我们惊讶,目瞪口呆。当它终于冲破种种成见的阻力变为主流,被艺术家理论家(和一般观众)接纳,或许对我们不只是某种召示,也是强烈的诱惑。自由和创造性——是多少艺术家梦寐以求的境界啊!

  我看到那些雄心勃勃的艺术家打算很快与西方接轨,他们迫不及待模仿各自的偶像,用通常的话说,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演习了西方艺术的百年历史,什么都拨弄过了,但是什么都没留下,这是所有非自然非原生状态下的必然经历,我想这不是一个时间数字。文化的差异,以及艺术与社会契合的条件,必须经过缓慢的自然融合的过程——就如移植进人体的内脏。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我们的社会无论从展览机制、赞助和收藏,还是人们的欣赏包容性,都或多或少限制着它的发展可能,促成它的边缘性质,甚至地下性质。在最好的情况下,冠以“前卫”的作品只是被用来作为多样性的装饰,出现在某些展览会的角落,而所谓的“前卫”艺术家大多处在“买办”阶段,被西方一些展览机构和收藏者当作一道偶尔品尝一下的中国菜。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