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以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信用危机愈演愈烈,直接导致了欧美证券市场的暴跌,并迅速波及全球其它多个市场,颇有引发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势头。 面对这场袭卷全球的金融风波,艺术品收藏及交易市场又会出现哪些影响呢?在风险的漩涡中,如何提高警惕,才能规避风险?
亚洲金融危机重创艺术品投资市场 1997年至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海外的中国艺术品交易陷入低迷。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后,许多海外买家到大陆只看不买,有的干脆不来。由于大陆艺术品的价位相当程度靠海外买家支撑,缺少他们的参与,市场往往会表现得很脆弱,一些精品价位上不去。如在1999朵云轩秋季拍卖会上,共成交1500万元,其中80%为国内买家,20%为海外买家。在成交拍品中,前五位成交排行榜均为国内买家包揽,价格最高的为齐白石的《春池鱼乐》,仅以58.3万元成交。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很多艺术品投资市场都遭到重创,钱币集藏领域也未能幸免,某些金银币品种的国内集藏市场市价,跌至与国际市场黄金、白银价接轨的窘况,使金银纪念币所具有的艺术创造价值和精细工艺价值、高档次艺术集藏品的属性大打折扣。
金融资本联姻艺术品市场 其实,金融资本与艺术品市场联姻并不是新鲜事,在西方国家,艺术品还可以在银行进行担保、抵押、变现,特别是欧美国家的银行投资艺术品已成为一种时尚。 在欧美和亚洲,许多银行除了做公司业务和零售业务外,也会涉足古董和艺术品市场,并认可这些古董和字画为贷款抵押品。东方国际拍卖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法国里昂证券驻北京首席代表孟怡、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驻北京首席代表郭仲华先生谈到,海外银行通常把3%的利润投资到艺术品中,由来自博物馆和美术馆等相关鉴定专家的顾问班子,来选择艺术品投资方向。 瑞士银行在世界各地搜罗最好的艺术品,从事收藏交易,并以此影响艺术品的价格和客户的交易;德国银行目前在全球有1500家分行,目前主要的250家分行已有公开的收藏,但收藏年轻艺术家作品、现代艺术、德语系的作品3项原则均未改变。目前该银行收藏品已超过1万件,比德国现代美术馆收藏还多。在美国,花旗银行和JP摩根也都很早就开始建立自己的收藏。JP摩根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收藏当代艺术的银行,到目前为止,其置放在世界各地的藏品已达3万多件。 亚洲国家的银行涉及艺术品的收藏较欧美晚一些,受各国、各地区不同的政策与经济状况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新加坡的大华银行自1973年开始,就以实际的购买行动,支持当地的艺术家。到目前为止,大华银行已藏有绘画和雕塑共1500多件,展示在集团的总部以及全球各地的380个办事处。
2004年11月底,东方国际拍卖公司提出金融与收藏的概念,举行了国内首家以金融与收藏为主题的艺术品拍卖会。 东方国际拍卖公司表示,举办这次拍卖会,旨在利用东方国际拍卖公司在资本运作方面的优势,推动和加强艺术品收藏与金融资本之间的有机结合,促进收藏金融化的融合与发展,为我国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业内专家认为,这对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中国拍卖行业是一个创举,它预示着金融资本逐渐介入收藏及艺术品投资的时代即将来临。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金融资本市场经济容量呈现阶梯状扩张局势。在我国内地,随着来华外资银行逐年涌入,加之中国艺术品市场繁荣,外资银行收藏中国艺术品的意图已现端倪。 在中国,目前已有不少外资银行工作人员投资中国艺术品。据了解,在2005年6月的“金融与收藏”拍卖会上,共有数十家外资银行驻京代表进入了拍卖现场,可见其对中国艺术市场的关注。 在中国台湾,澳资西太平洋银行自1986年建立办事处以来收购了许多中国艺术品,20世纪90年代中期卖出12幅画,不到10年时间里作品增值了十几倍,为其他银行投资艺术品提供了范例。 各方观点: 张承惠:危机可能导致市场大涨或大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承惠说,近年来随着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美国房地产市场逐步出现降温迹象,美国政府提高利率后很多人还不起贷款,违约现象严重,银行为收回资金拿贷款人抵押的资产进行拍卖,房屋供给量加大加速房地产市场下行,贷款市场的资金链被强烈冲击,波及整个抵押贷款市场,于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造成次级债务危机的爆发,进而又引发股市和房产等一系列经济市场的连锁反应。 随着无力按时支付房贷的美国消费者人数不断攀升,身处困境的消费者将会停止购买很多商品,包括艺术品在内。收藏市场应该也会受到影响,它虽然是实物市场,但与金融市场有相似之处,就是也是靠预期来支撑的,二者有一定的连带关系,收藏品能够保值增值的,一个国家如果没富裕到一定程度、没有足够资金和富有人群,这个市场不会发展起来,同样,经济危机中它受到冲击也就不可避免。 当次级债危机影响仅限于局部或得到有效控制没对其他领域产生太大影响时,会出现投资股市或其他相关领域的资金流入艺术品市场,因为投资人资金还在,资本的逐利特性会迫使它寻求更好出口。投资人的热钱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艺术品可能会大涨;但如果本次危机一旦演变成全面的经济危机,资金链全面收紧,影响到银行和金融机构生存的话,艺术品市场一样会暴跌。 国外一些专家认为次级债风波只是个导火索,国际金融的市场架构、金融环境、金融格局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70年代,美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圆放弃跟黄金挂钩之后,直至现在美国一直对外输出美圆,消费世界生产的消费品。但当前这种格局已经难以维持,经过几十年的流通和运转产生了全球的流动性过剩和整体的经济失衡,即使本次危机在美联储和其他金融机构干预下出现缓解,也不意味着以后不会出问题,因为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畸形失衡的问题没有解决;也不排除未来有大的经济危机的出现的可能,届时,所有市场包艺术品收藏时常在内都将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单菁:经济危机影响秋拍后定论 佳士得拍卖公司北京办事处代表单菁表示,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整个亚洲区的拍卖整体一落千丈,台湾停拍,整个拍卖转到了香港,而香港拍卖数额也仅达到以往的百分之二十几。据此推测,金融危机中艺术品市场领域肯定会受到影响。佳士得每年在美国会有30多场拍卖,其中拍卖的中国艺术品不会受太大影响,因为其买家大多是来自香港、台湾的藏家;而购买印象派作品、西方当代艺术和战后艺术、装置和设计作品的美国本土收藏家也许就难逃劫数,今年秋拍之后会有定论。这种影响应从一个地区一段时间的综合指数来探讨才更客观。
王凤海:金融危机可能造成拍卖交易减少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凤海分析,艺术品交易市场与国家整体经济形势的变化息息相关,拍卖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虽然也会受到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但不会象房市和股市影响那么迅速和明显,成交价格也不会迅速下跌。只有在金融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拍卖业的影响才会逐渐体现出来。“在市场拍卖交易过程中,金融危机可能会造成一些交易数量的减少。”
程昕东:个案折射市场风险信号 著名国际策展人、艺术经纪人程昕东对西方收藏品市场有着准确、全面的了解,他认为此次美国次级债危机对艺术品收藏市场一定会产生影响,他的一个朋友本来近期计划大规模购买艺术品,由于在本次危机中有大量资产损失,结果买卖无法再进行。这个个案投射出现在欧美艺术市场一种大的气候,很多有意投资艺术品的人士也在持观望态度。 法国国家新闻电台驻华记者蒲皓琳(程昕东夫人)则认为,严格地说到现在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金融危机在艺术市场中的投射会相对滞后一些。很多西方著名收藏家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大家都在期待九月底纽约的苏富比拍卖,到时候应该会有定论。
合理计划 规避风险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凤海说,艺术品价值最特殊的地方即在于它具有收藏性,因此它的价值不会在短期内就立即下跌,因此,采取暂时收藏的保守做法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总裁孟政表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艺术品投资市场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但这个市场的投资与基金、证券及房地产的投资不一样,它是一种储备资产,主要是一些有实力的人或投资机构在投资,即便会受到影响,但只要整个投资产品处理得好,还是可以规避风险的。 “在选择投资时,要处理好整个投资计划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量力而行,不要急于盲目投资。”孟政预计,未来10-15年后,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