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的艺术道路是何时开始的?
我从小喜欢画画,中学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美术兴趣小组,开始学习素描,色彩,一年后于198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开始受到学院派艺术的正规训练。
2、你觉得在你成才的道路上,受影响大的是什么?
在不同的艺术阶段我受到了不同的影响。第一阶段:在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学习时,我曾受教于马玉如、刘健、王羽天、张浩、何红舟等教授。那时的美术学院是精英教育与新潮艺术的发展镇地,我属于思维较活跃的一类学生,一方面重视基本功,一方面读书多,展览看的多,在艺术上的尝试也多,我曾用古典油画技法与印象派不同的手法进行创作与习作训练,1989年我画的肖像创作参加了浙江省省展,那时我十九岁。第二阶段:我以后接触到了中国的前卫艺术家群体,自己也一边不断地去美术馆看展览,一边从事艺术创作,并于90年代中、后期参加了北京、上海国内较重要的艺术展。第三阶段:我放弃了我已拥有的,重新返回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环境、景观、材料等新艺术,这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艺术思维与艺术观。
3、能否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油画这门艺术的?
油画这门艺术发源于欧洲,有着漫长而辉煌的历史,在这文化的发展长河中,大师林立,派别缤纷。自从一百年前意大利画家朗世宁把油画传入中国,至今几十年来中国油画把西方绘画史走了一遍。我选择自己有兴趣且与个人气质相符合的主题。
4、谈谈你这次展览中艺术作品的美学追求?
当代、时尚、高雅、技巧精美是我的美学追求,我尽量排除作品的个性化,并希望把传统与现代,生活与理想融合在一起,观众能在我的作品中感受到美,中央美术学院的著名美术评论家邹跃进曾写道:“刘立业对当下流行文化的关注,特点是用无个性化,标准化的模特,以舞台上戏剧化的表演效果,暗示流行文化塑造大众的标准化样式,创造非自然的生存状态所具有独特力量。”雕塑是我油画题材的延伸,亦是从另一个角度与方式深化主题。景观,综合材料作品是我与追求高品位生活人人士的共同人生理想。
价值观
5、你如何理解艺术和商业的关系?
艺术与商业的关系有些微妙,怎么说呢?既对立双统一。如同商业电影、电视,一不小心会做的过于商业化,失去品味。艺术早期产生的西方,也有教会的支持。美国的波普艺术借签了商业广告中的精神,而它又不是广告。
6、你如何看待成功?如何理解成功的意义?
荣辱不惊,成功的终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
生活观
7、除了创作艺术作品,你最喜欢做什么事?
旅行,各处走走看看,增加见识与阅历,丰富生活,了解不同地方,不同人们的建筑、历史、民俗。四川九寨沟,陕西黄土高原,江南水乡各有不同的味道,我喜欢这种差异性,如同不同的色调。
8、谈谈你的生活观?
平静而温馨的生活是我喜欢的生活,我希望在我生活中表现出本真,自由与洒脱。并且我希望我脚踏实地,对家庭、妻子、朋友有责任感,又对社会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