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齐白石绘画精品贵阳特展一天天临近,徐悲鸿何许人?徐悲鸿的画能带给我们什么收获?9月10日,记者对主办方之一的贵州画院院长陈争进行了专访。
据陈争介绍,徐悲鸿189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是中国近代画坛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师。
徐悲鸿21岁时到上海,便在应征仓颉画像的竞试中脱颖而出。其写生入神的功力和锐意革新的气魄使康有为发出“艺坛奇才”的赞叹。1918年,年方23岁的徐悲鸿已成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生导师。置身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行列,提出著名的《中国画改良论》。1919年,他前往法国最高美术学府——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研习素描、油画,全面深入地把握欧洲优秀绘画传统的技巧与精神。1927年,他送交法国全国美展的9幅油画全部入选,以中国画家的卓越才华和独特的东方韵味令法国画界瞩目和惊讶。1927年徐悲鸿归国后,一面通过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士》等的创作,开始中国油画的新时代,一面致力于建立中国科学、现代的美术教学体系。他强调学贯中西,因材施教,特别强调描写人民生活,作大量速写,经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做到离校后对任何题材均不感束手。他系统、科学而以独具特色的教学不仅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美术教育的基石,并且培育出大批美术人才,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中国美术教育的中坚力量,国际美术评论家竟称他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徐悲鸿的艺术融中西绘画于一炉,精深博大,隐秀雄奇,加上他“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的崇高人格力量而使艺术成就愈加璀灿。他视艺术为生命,始终如一,他数次去南洋,把全部卖画所得捐给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同胞。对于有才之士极力提携,推崇备至。在短暂的58年中,除了艺术创作,培育人才,革新绘画之外,他还为国家收集了数量惊人的艺术品,其中许多属于国宝。
陈争说,徐悲鸿纪念馆是北京文物局下设的一个事业单位,这次拿到贵阳展出的60幅徐悲鸿纪念馆馆藏徐悲鸿作品中,有4件是国家一级藏品,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余均为二级藏品,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徐悲鸿的这些作品是国家财产,是不可流入市场的,他的《九方帛》是世界美术史上的经典,无法拿价格来衡量;他的《双鹫图》,蒋介石曾4次想买来卖给陈纳德,都没买到。这几十幅作品基本代表了徐悲鸿全面的艺术风貌,能在贵阳这样一个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的地方同时展出,这在贵州解放以来几十年还是第一次。( 记者 沈仕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