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香到戈雅:普拉多博物馆藏艺术珍品展”将于9月12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博物馆向公众展出,所有展品来自普拉多国家博物馆的珍藏。展览由上海博物馆和西班牙国家对外文化推广署、普拉多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由BBVA银行、GAMESA集团和BERGE汽车特别赞助,由西班牙外交与合作部、西班牙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塞万提斯学院和西班牙驻华大使馆联合支持。
本次展览由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十八世纪绘画部主任与学术负责人胡安•J•鲁纳策划。作为这座世界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在中国的首度亮相,同时也是西班牙国家对外文化推广署在中国的重大活动之一,本次展览为中国观众带来了52幅最为著名的西方绘画经典之作。
本次参展的绘画,在内容上涵盖了名人肖像、宗教题材、历史事件、神话故事、世俗寓言、生活场景、自然静物和绚丽风景,均出自欧洲最著名绘画大师的手笔。从年代上看,其作者始自带有文艺复兴鼎盛色彩的十六世纪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提香,止于世界闻名的十八至十九世纪西班牙绘画传统巅峰的代表画家戈雅。
这次在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将从以下五个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主要展出十六世纪绘画。包括威尼斯画派的多幅作品,如提香的《菲利浦二世》和《沉醉在爱与音乐中的维纳斯》,委罗内塞的《邪恶与美德之间的少年》,丁托列托的《朱迪斯与赫罗佛斯》,雅各布•巴萨诺的《在旷野中饮用神水的以色列人》以及多米尼克•丁托列托的《袒胸妇人》。同时也包括了佛兰德斯画派画家安东尼奥•莫罗的《马西米利亚诺二世皇帝》。另外,这里还展出了两位西班牙画派画家的绘画,分别是桑切斯•柯艾略的油画《小公主伊莎贝尔•克拉拉•欧仁妮和卡塔丽娜•米卡艾拉》以及艾尔•格列柯的作品《耶稣怀抱十字架》、《寓言》、《青年绅士画像》以及《施洗约翰和福音传道者约翰》。
第二部分:展出意大利画派、佛兰德斯画派、法国画派和西班牙画派的多幅作品。意大利画派包括塞隆迪德《圣玛格丽塔使少年复活》、盖尔齐诺的《被天使解放的圣彼得》以及圭多•雷尼的《克娄巴特拉》。佛兰德斯画派最著名的画家当数鲁本斯,展出的是他两幅神话题材作品:《农神吞噬其子》和《仙女和森林之神》。其他佛兰德斯画派的作品还包括凡•代克的《红衣主教—王子:奥地利的斐南多》和《怜悯》,约丹斯的《画家的家》,以小但耶斯的《乡村宴会》做为收尾。法国画派的作品则包括普桑的《圣塞西莉娅》、克劳德•洛兰的《圣赛拉匹亚的葬礼场景》和拉图尔的《手摇风琴的盲人演奏者》。最后,考虑到何塞•德•里贝拉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画坛中的重要地位,本厅也展出了他的两幅作品:《抹大拉的玛利亚或圣泰依丝》和《盲人雕刻家》(又名“触摸”)。
第三部分:由于十七世纪欧洲自然静物画的超凡品质和独特性,我们特别在这个展厅展出了一组由不同画家创作的静物作品,包括辛德斯的《卖水果的人》、苏巴朗的《静物》、范•德•哈门的《篮子、盒子和糖罐》、胡安•巴蒂斯塔•埃斯皮诺萨的《静物:葡萄、苹果和洋李》、以及阿莱亚诺的《花篮》,而为静物系列画上句号的则是意大利画家贝维德美轮美奂的《花瓶》。届时,在这个展厅中还可以看到最负盛名的西班牙艺术大师委拉斯开兹的作品,包括《佛朗西斯科•巴切高肖像》、《匈牙利王后:奥地利的堂娜•玛利亚》、《侏儒唐•迪亚戈•德•阿塞多:“堂兄”》以及《罗马美第奇宫花园一景》。而苏巴朗的《葡萄牙的圣伊莎贝尔》、安多利内兹的《马格达莱娜圣母的升天》和卡雷拉•德•米兰达的《波坦金大使》也在本部分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第四部分:本部分集合了十八世纪的绘画作品。法国画派有侯瑟的《埃斯克利亚圣洛伦索修道院一瞥》、布歇的《潘神与西琳克丝》。意大利画派有提埃波罗的《维纳斯的胜利》、德国画派有门格斯的《哈布斯堡-罗雷纳女大公玛利亚•特瑞萨肖像》。西班牙画家的作品则包括路易斯•梅伦德斯的《静物》、路易斯•帕雷特•伊•阿尔卡萨的《书房中的自画像》。而为本次展览压轴的则是戈雅的五幅绘画:《阳伞》、《捉迷藏》、《飞翔的女巫》、《波旁小王子唐•卡洛斯•马里亚•伊斯多》和《死去的野鸡》。
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图片介绍普拉多国家博物馆的历史及其藏品组成。
因此,当观众沿着以上精心布置路线参观这场独一无二的展览时,大师们最为著名的一些作品尽收眼底,每一幅都是艺术巅峰之作。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时代及各个画派如何在这宏大的世界画坛留下令人震撼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