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综合资讯
这张帆布也是水墨画
来源:天府早报 2007-09-13 09:55:12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成都第三届双年展昨日对媒体开放众多颠覆性水墨画作品让观者目瞪口呆
   

    中国水墨画擅长用转折顿挫、浓淡干湿等技法,表现出物体的轮廓、体积、虚实明暗等。但在明(13)日晚开幕的第三届成都双年展上,这些传统技法将被彻底颠覆。当记者昨日走进双年展的展厅时,正在布展的不少作品都让记者错愕。是漫画?是装置艺术?是哗众取宠的“巨幅海报”?还是故弄玄虚的“帆布一张”?
    本次双年展的策展人之一沈揆一告诉记者,这次展览的标题是“重新启动”,主题是中国水墨,其实就是要让大家知道,水墨画如今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
   
    看不懂的“帆布”
    走进会展中心1号展厅,记者就被各种“变形”的水墨画作所吸引,这些水墨画不管从材料、颜料上来看都和传统的水墨画基本一样,但就是内容稀奇古怪,这张以为是油画,那张以为是放大的照片。刚走两步,记者眼前突然出现了长达8米的一组米黄色帆布“纸板”,记者忙询问身旁的美国策展人林似竹,这个位置的展区什么时候挂作品。“啊?这就是作品!”林似竹用蹩脚的中文回答记者,并且还一脸得意。听她这样一说,现场10多个记者都围了过来。“这就是作品?”“看上去什么也没有?”记者个个面面相觑。
    林似竹看看作品,又看看大家,缓缓说道:“这个作品是用水和一种油在帆布上完成,是这个作者3年前的作品,在很多地方都展出过了。大家一定要静下心来,走近点慢慢看。”记者边听她解释,边靠近这幅作品,从各个角度来欣赏,但左看右看,就是看不出其中的“内容”。林似竹像老师一样走到记者身边说:“其实这是一幅很长的风景图,有山、有水,内容是很传统的中国画。大家必须一直盯着作品,慢慢仔细品味,其中包含着深深的禅意。”听完她的解释,所有的记者都是满头问号。
    庞大的“巨型海报”
    就在大家还在为看不懂的“帆布”边走边讨论的时候,一抬头,又吃了一惊。面前的一幅作品,高近8米,宽10米,远看就像一幅巨型海报,但是画中却透着浓浓的水墨色调。一问旁边的工作人员才知道,这是上周末才在省美术馆举行个展的画家潘公凯的作品。大尺度作品一直是潘公凯关注的重点之一,他认为大幅作品有一种奔放激越的感觉。但是眼前这张图实在大得离谱,图上一个印章就有普通人的头那么大。该作品一共动用了十多张一平方米的宣纸拼凑而成,不过画上的树枝、岩石并没有因为拼凑而出现的不协调。眼前这幅巨幅作品,就像是“巨人国”遗落到人间的作品,令人惊叹。
    昨日现场还有几十件作品没有挂出来,但已经布展出来的部分作品已经令人震撼。策展人之一的沈揆一表示,大家的惊叹非常正常,因为这次双年展的主题虽然是传统的水墨画,但是其内容确实要完全颠覆水墨画。“现在很多人提起油画都会非常感兴趣,但提起水墨画,都会失去兴趣。因为大家对于水墨画有思维定式,总觉得宣纸一张,毛笔一杆就是画水墨。水墨画其实早就和当代艺术融合了,我们就是要全面展示水墨画的活力和生命力,让大家开开眼界。”
    据了解,本届展览将持续一个月,都是低价向全社会开放,普通市民门票10元、学生凭学生证只需5元就能进场参观。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