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商城资讯
国内外冷热不均 明瓷器国外香清瓷器国内热(图)
北京日报 2007-09-17 11:07:46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明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在瓷器的烧制技术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但釉质比以往更为紧密、精细,还出现了黄釉、绿釉、彩釉、孔雀绿釉等。但令人不解的是,明代瓷器在国内却不受藏家的喜爱,反而在国外备受藏家的追捧。与其相反,造型考究、制作精美的清代瓷器在国内备受欢迎的同时却在国外收藏家那里遭遇寒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代瓷器在中国备受冷落却在国外走俏的局面呢?为此,笔者走访了有着30年瓷器收藏经验的董胜利先生。

    董胜利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时候,由于当时中国经济还比较落后,古玩市场主要是在国外。国外的收藏家对于历史悠久的艺术品有着特殊的偏爱,特别是当他们得知一件瓷器比他们本国历史还要久远的时候,他们脸上总是带着惊喜和不可思议的表情。除此之外,清代瓷器上的纹饰和造型往往由皇帝决定,然后由造办处根据皇帝旨意确定图案和大小,导致清代瓷器在造型和构图上都比较拘谨、死板,而整个明代在瓷器的造型、构图上的规定不太严谨,因此大多数瓷器的造型设计都比较自由、随意,这就恰好与西方人的审美特征相吻合,这也正是明代瓷器在国外比在国内更受欢迎的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国家对古玩收藏界政策的放松,中国的古玩市场也渐渐显示出了活力,活跃在古玩收藏界的也不再是国外的一些收藏家,取而代之的是国内的古玩收藏爱好者们。此时,清代瓷器转眼之间身价百倍,而明代瓷器却是门庭冷落。董胜利说,明代传世的瓷器少,完整性又差,因此行内流传着“破大明”的称号。中国人非常讲究制作的精美,而明代的瓷器不论是在制作上还是在工艺上都远不如清代的细致,比如明代制作的瓶、壶、罐一类的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口痕迹,而清代以后的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接口痕迹并不明显,特别是在康熙晚期到乾隆早期,瓷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不仅在器形和种类方面均显著增多,而且制作工艺水平极其精巧,为制瓷史上所罕见。可是这种精美秀丽的造型却并不讨外国藏家们的喜爱,在他们看来,过于讲究造型的精巧那是对自然美的一种破坏,加上清代瓷器不如明代瓷器久远,这就造成了明代瓷器在国内的前景不如在国外了。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