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热点资讯
水墨画在当今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2007-09-28 09:20:15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这二十多年,基本上还是沿着传统的方向,渐渐向前发展
   
    “墨分五色”是北京索家村国际艺术营里的一个新水墨展,贾平西、王川、王中、谭军、阴澍雨、方天园??从30年代生人的画家到“70后”艺术家,以不同的性格展示了当今中国的水墨状况。
   
    从总体而言,水墨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样式,近二十余年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基本上还是沿着传统方向渐渐向前推进,其背后是中国上千年的水墨历史。但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人们常常将水墨画、文人画甚至与中国画混为一谈。
   
    论当今水墨画的现状,避不开上世纪中国画的历史,几乎可以说,今日中国水墨画出现的诸多问题,都是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发生的。自陈独秀和康有为提出“美术革命”口号后,中国画从内部到外部都进行了变革的探索,其中尤以借鉴西方的势头最为猛力。
   
    就外部而言,一是徐悲鸿的探索,以他为代表的用西方写实主义的造型观念来改造中国画的运动,可以说是中国画革新实验中最具社会影响力、最具有官方色彩的。这种实践起先将艺术作为社会革命即康有为和陈独秀呼吁的“美术革命”的一个部分,只是艺术观念和艺术样式的一种革命,但其成果很快被一些政治家们利用,直接服务于社会革命,直至50至70年代对中国画创作产生指令性影响。李可染式的写生山水与方增先式的“浙派人物”,都可以说是其余续。
   
    另一类是林风眠的探索。与徐悲鸿相比,林风眠的艺术显得更具学者、或者说是新式文人的品格。他对中西绘画各种样式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我们很难将他的艺术归类于“中国画”,如果说它们是“西洋画”则更不合适。他的艺术风格鲜明,却又有很强变通力,似乎可以翻译任何风格的造型语言,并且一直没有丧失中国水墨画那特有的“韵”味。林风眠的艺术在社会上默默无闻,但在学术上,却给后人以比徐悲鸿更大的启迪。
   
    如从中国画内部来找变革且卓有成就者,莫过于黄宾虹和潘天寿。从总体上说,他们都是文人画传统的捍卫者。他们的画,无论是形式(诗、书、画、印一体),还是趣味(讲究笔墨、注重空白),都是文人画最为典型的美学品质,但在他们探索过程中,也受到西洋绘画观念的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他们所创造的成就及他们所富有的才华,已经属于历史,今天的艺术家,无论在哪一个方面(诗、书、画、印)要超过他们都已相当困难。因而,他们的作品也只是为年轻的探索者们提供一些技法上的参考,作为一种整体艺术,已经失去了它的阅读和欣赏的意义,因其所依赖的中国古代文人的整体性知识背景已经消失。
   
    当今中国水墨画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局面,现在流行的“新文人画”和“学院水墨”,基本上是内部的变革,而“抽象水墨”和“实验水墨”则是外部的革命。如此次有作品参展的贾平西出生于1935年,本是“现实主义”风气中成长的花鸟画家,是同代人中从传统里出新的翘楚,从其作品中,看到的是潘天寿和林风眠方案的一种延续,他上溯传统的南北两大系统而又复归于“写生”,注重“笔墨”,但更注重对对象的具体感受。
   
    从中国画外部来进行的革命,其样式则是百花齐放。事实上,当代艺术家所考虑的问题,已经比他们的前行者们更复杂和深入,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观念上,他们更具有一种个人的色彩,这种局面的出现,也与整个中国的艺术发展有逻辑上的关系。像作为当今抽象水墨代表画家的王川,早期探索的是绘画的几何性原理,但到了90年代中期,风格幡然一变,开始竭力想在绘画中抒发自己瞬息万变的情绪。他看到了传统水墨画在运笔丰富性和细腻感上的不可逾越,也发现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在总体上失之于“精微”的倾向,他如中医把脉般地讲究细小的笔致变化,飘散出一种独特的东方情调,但又没有书法式的装饰化倾向。90年代末,他身患癌症,大病以后,全身心投入水墨画的创作,这让他的艺术往往让人感到一种神性的力量。
   
    包括王中、谭军、阴澍雨、方天园等人的作品,当代中国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被赋予新的形式和趣味,这里体现着极为强烈且风格参差的个人属性,表现着纷繁的个人美术品味。尽管参展的艺术家和作品数量有限,但从这六个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当今中国水墨变革的一个侧面。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