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拍卖|展览|当代名家|名家|艺术长廊|艺术家  |艺路精彩|方盛英才网|中国书画专馆
专题|评论|人物|传统名家|艺狗|院校|游戏社区|艺术人生|网络学院|中国动漫城|中国当代艺术馆
艺术、评论
禅心山水禅意境--画家黄秉华先生的山水情结
来源:网络 2007-03-27 15:43:20发表评论(0) 新浪微博 更多

    初识“海上”山水画家黄秉华先生,是在“海上”另一位花鸟画家引见才相识的,而且就在黄先生的一处新居里。在他新居的画室里,权作一次所谓“文人墨客”式的,无主题性闲聊。我们品茶、评画、说禅,谈笑风生。在说到当下书画艺术市场如此热闹的时候,秉华先生用非常平和、冷静的口气说:“这是好事,但是作为画家一定拿出高层次、高质量的作品,以作品行天下,只有这样,无论将来的市场是什么样子,只要作品好,它将来的生存率也一定会很高。”秉华先生的这种观点,我是非常赞同的。作为一名画家,能觉察到这一点也是难能可贵的,因为眼下由于艺术市场的大繁荣,一些画家就坐不住了;为迎合市场,他们不是在自己的作品上下功夫、创新,而是在不停的重复自己,结果他们的作品,成了画匠们的行画,这是非常不明智的。所以,秉华先生这样一说,我尽然感动起来了。

    黄秉华,1955年生于上海,先师承海上名家唐秉耕学山水,后拜海上名家张桂铭、毛国伦门下。从此得到了比较好的修炼,他无论画什么,都十分的投入,一发不可收,越画越有味,越有感觉。他的山水画,以细腻的笔墨来描绘万重山的高大和壮观,点面结合,线条饱满、流畅,墨色并用,时隐时现,虚实兼顾,皴擦有法,画境幽静致远,取舍有度,似是而非。流水有心,禅意不远,慧心左右,超然一味。阅之,使人顿感有种如入其境的况味。

    如是,秉华先生在圈子里还是个有名的“老法师”,他搜尽奇峰,广交高僧、尘外之人。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就他这些举动,我曾相问过,他说:“一个人在都市里呆久了,不是好事;尤其是对一个艺术家来说,不去写生,不去广交朋友,不去有意的‘放逐’、‘放纵’自己的思想、心境,而是躲在家里,对着风景照片来画画,能画出生动、传神的东西吗?中国的艺术,尤其是水墨领域,受佛、道影响很深,可以这样说,几乎每幅中国画都有禅、道的哲学思想,山水画是这种思想的重要表现形式。所谓唐诗三百首,篇篇为情愁。

    如此说来,秉华先生为了使自己能静下心来,好好的画几张像样的东西来才使然的。就在我打开电脑写这篇文章时,他刚刚从普陀山回沪。此行是陪中国的山水画家周韶华老,由此也可看出,他还是全国不少知名艺术家的知心朋友。说秉华先生的画,就不能回避他的禅宗意趣,否则那就不是黄秉华了,“禅意山水,禅意境”,是我给划秉华先生的一个符号。后来,熟知他的人都说非常贴切,连周韶华老都点头了。对于艺术成就,也就是“画意画理”这方面来说,他的“画”意,明显是受到禅宗意识的影响的。所以他的山水画,几乎是每一笔都那么的精炼,那么的高远、宁静和博大,令人深思和向往,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003年秋在普陀山,成功的举办了黄秉华山水画、慈善画展。普陀山的方丈、戒忍大和尚主持了开幕式,并致辞对黄秉华先生的人品和艺品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以“妙笔生‘华’”的题词,来回敬秉华先生艺德之高尚。

    “禅意山水,禅意境”。其实这也是只可会意,一说就俗的东西,但不说更难。在秉华先生在画集里,有一幅《高士观瀑图》。此幅是四尺整宣,在这八平方尺的范围内,画家的思想又一次得到了“放逐”。画面的构图是远山近水,两位高士在听着远方传来的瀑布声,表情自然,神态自若。在图中,所谓远方的高山上,古寺若隐若现在云海中,忽而有“人字雁阵”在视线中一任飞来。此时此景,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想必这就是禅意带来的清远吧。好一幅禅意山水。

    ——仲敬干(美术评论家)

论坛】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共有0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网友昵称: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精品展头部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链接联盟 | 建议投诉 | 版权说明 | 免责声明 | 隐私权保护 | 网站介绍 | 会员服务 中国艺术品收藏网中国文化传媒中国书画专馆中国艺术品城中国品牌城全球艺术品收藏网全球传媒方盛英才网
北京手机:13817298215   E-mail: artsfans@163.com   邮编:201103
通用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无线网址: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短信实名:中国艺术品收藏网
沪ICP备0605922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文网文[2008]199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430号
Copyright Reserved 2007-2024 方盛艺术品收藏网 版权所有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6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