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秉华老师——著名国画家(以下简称黄)
金蕾——中国艺术品收藏网采编人员(以下简称金)
金:今天非常高兴来到这里采访黄秉华老师,我们大致了解了一些黄老师的家居及工作室,我们想更多地,更深入地了解黄老师的艺术人生道路及创作情况?
黄:最近打算跟郭大涌老师一起搞个画展,大约是在4月中旬左右开展,那我是以山水为主,而郭老师是以花卉为主或者人物为主,我的山水那是属于岭南画派的,他的山水是特色雅俗共赏的,我把一些传统味道的山水加入到这岭南山水中,形成了一种比较有厚重感、有气势的山水风格。我的画是属于小写意的画,比较细腻,气韵生动,气势蓬勃。这一路走来也受到了陆一飞老师的教会;包括韩天航老师看了我的画后,给了我四个字“清骏雅韵”;(金: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很多知名的画家老师(毛国伦等)给了我很多建议和教会。我觉得画画是一门学问,画画是要用心去画,用心画出来的画才是最能表达艺术家的真正的水平和内在修养。这样的画才会体现它的“仙气”,“清气”。我们画山水的所要看的学的,不止是局限于山水本身,还要看出山水之外的东西,包括人物、花鸟花卉等;有很多人觉得我现在的画派不像是岭南画派的,那是因为我看了很多知名艺术家的画,吸取了他们很多的优点,创造了自己的特色。吸收只是为自己所用,而不是照抄照搬的,这样的画是没有生气的,我临了很多知名艺术家的山水画,我觉得我临摹后的感想还是很多的,临摹也是一种学问,要用心去临摹。
金:我们还想了解黄老师从艺已经有多少个年头了?
黄: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从小学起就喜欢画西洋画,但是到了文革时期,我的父亲嘱咐,不要画西洋画,他说这种画跟政治有关,涉及到政治的画是比较麻烦的,文革后期时是属于风云多端的时期,所以我的父亲让我画中国画,那是我才21岁,那是开始从师于唐炳华。我老师的授课方式就是让我先看画,理解画,看透画,所以那是看画比画画多,老师觉得我的悟性还是比较高的,所以我画了半年后就参加了上海美术馆举办的活动还获得了优秀奖,很多老艺术家都觉得我这么年轻能画出如此之画很不容易,我的造型能力,理解能力比一般的学生都高,所以我先生还是比较喜欢我的。我觉得画画也是活学活用,这样才能画好。
金:看过黄老师的家居,觉得黄老师的爱好不止是画画吧,可能还喜欢收藏,可否谈一下?
黄:关于收藏,我是有一些,主要是以书画收藏为主,对于收藏,我还是有我自己的计划的,一年收大约30幅左右,以十年为准,基本上想等收完之后,想要做一本黄秉华收藏集。
金:看到黄老师的工作室,奖状证书还是不少的?
黄:是啊,有好多机构都给我颁了奖项和荣誉证书。
金:我们了解了一些书籍和刊物,看到了黄老师和许多艺术家都认识,而且关系都不错?
黄:我和许多的知名艺术家都合过影,关系都很好的。
金:我们了解的许多艺术家都是跟佛有缘的,据说黄老师也是佛门弟子?
黄:佛教跟我还是比较有缘分的,进入佛教是晚了一些,是从97年开始,朋友请我去了普陀山,并且认识了现在的普陀山方丈戒成大和尚,那时候他是当家和尚,这是我第一次去。第二年,我带了一批画家去了普陀山并住了5天,真正和佛教结下了缘。从中国的历史上来讲,中国的佛教和中国的文人墨客早就有了不解之缘,所以,从佛教中传下来的东西,都是名家作品,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争等一些原因)中国好的一些作品都流失了,但是也有好多作品能从佛教庙宇中流传下来,很多艺术家和佛教还是有情缘的。我自己也是受过洗礼的居士。佛教是讲究一个“悟”字,其实就是用自己的心去理解这个世界,而我们艺术家就更需要用心去悟这个世界,才能画出好的画。现在我是觉得我的能力有限,但是靠我们有限的能力来为这个社会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社会多做出些慈善事件,这也是我们艺术家应该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