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当今的艺术,以呈极为多元之态势。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行为艺术、波谱艺术……,不一而足,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作为架上绘画,无论抽象、具象、抑或是立体表现等,似乎亦均被归之为“传统”美,从而在当代的艺术中成了“边缘人态”。作为当今的艺术家,处在这动荡多变、多极交替、起伏不定的艺术风潮中,能够找到自我,不乱方寸、坐标明确、坚持执着、恐已非是一件易事。我想这是每位艺术家面对的客观情势,迷茫困惑再所难免。而如何在这传统与当代的激烈冲突中真正地寻觅到自我,善于汲取纵向横向的艺术基料以求自我突破,这应该是我们大家的课题。
艺术作品,应该是艺术家的心灵之声、灵魂之显,而非是为赶潮流、趋时尚。作为出自艺术家的灵与肉的呐喊、真切情感的传递,其作品采用何种样式我想毕竟是其次的,真正出自自己心灵的需要,能在前卫艺术中一展自我风采,显然是无可非议的。而潜心于适合于自我的艺术样式,而且确是唯此方能充分地表述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真切感悟,从而坚持自己的“架上”绘画,即或它的艺术样式有“传统”、“保守”之疑,还是津津有味地在自己的“架上”耕耘探索,我想这也十分可取。而就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实际上也无所谓抽象或具象,也不必一定冠以一个什么“主义”或“流派”;这里没有高下之分,只有优劣之别。要有了一种对自己的真情感悟的真正恰当表述,假助于一种属于自我的表现形式——即自己的个性符号,并不断地寻觅、探求、充实、提升,而且能远避喧嚣、沉心静气、耐住寂寞、不懈追求,这才是重要的。
一件艺术作品,倘若具备了时代性、民族性和个性三个方面的要素,作品的精妙绝伦和完美自不必 言。而以我之见,此间的“个性”至为重要。当今的艺术成了一种“世界语”。好的艺术作品,会引起各式人等的心灵共鸣。它已撇开了种族、肤色、习俗和时空等的界限,而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资源。而这种艺术佳品,尤为关键的是作品中是否凸显了独特的艺术家的自我个性特征。事实上,这艺术家的个性特征,亦并非是空穴起风,它的形成除了艺术家固有的个性特征本体之外,亦无不起源于艺术家赖以生存的社会,生长的民族和生活的时代。“血浓于水”。我们的血管中流淌着的是炎黄子孙的血,骨子里的“民族性”的因子会不由自主地在作品中流溢出来,即便融合了诸多西方的艺术元素。在艺术家真挚的心态下,那此种真情的表露,其“民族性”自会显现。再者,生存在当今的艺术家,其思维、观念等亦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熏陶、感染、融化,故也决不会搞成同几个世纪前一样的作品。由此而言,我想只有真正具备了艺术个性的作品,也才能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经得筛选、过滤从而最终留存于历史。
——此乃当今艺术的我之管见
徐茂平
2007年10月
徐茂平:著名油画家,
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
在日家连盟常务理事、
上海欧美同学会会员、
上海留学生联谊会会员、
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
欧美同学会“书画之友”社社员。
热点资讯
当今艺术之我见——徐茂平
| 相关文章>>更多
徐茂平 |